《支教西苫山:用愛與責任點亮未來》
導語:2024年7月23日,來自煙臺大學的煙育菏夢支教隊在聊城市東阿縣劉集鎮西苫山村,進行了一場關于傳授愛與夢想的支教活動。致力于提高農村地區教育水平,改善貧困地區孩子們的學習環境,為缺乏資源的學生提供更好的學習機會。
作為煙育菏夢支教隊的一員,在聊城市東阿縣劉集鎮西苫山村支教的這段日子,每一天都讓我感受著付出與收獲的喜悅。在課堂上,老師們始終密切關注著孩子們的上課狀態。我們深知,只有了解他們的實時反應,才能更好地調整教學節奏,讓知識的傳遞更加順暢高效。在傳授課本知識的同時,我們也不遺余力地補充課外知識,希望能拓寬孩子們的視野,不僅僅是教會孩子們課本里的知識,更重要的是提升他們的自學能力。
今天,我們給孩子們上了一堂別開生面的歷史文化普及課。為了讓孩子們更直觀地感受歷史的魅力,我們精心準備了PPT和豐富的圖片。當那些古老而珍貴的歷史文物圖片呈現在大屏幕上時,孩子們的眼睛里閃爍著好奇與驚嘆的光芒。從精美的青銅器到絢麗的陶瓷,從神秘的甲骨文到雄偉的古建筑,他們仿佛穿越時空,親身領略著中華文化的博大精深。在這過程中,我看到孩子們對知識的渴望愈發強烈,心中充滿了成就感。
(圖為隊員給孩子們講解歷史文物 中國青年網通訊員 韓貽飛 攝)
與此同時,隊員們還分組對部分孩子進行了家訪。走進孩子們的家庭,從家長的口中了解到孩子真實的學習狀態和情況,這讓我們對他們有了更全面的認識。有的孩子在家中缺乏良好的學習環境,有的則因為家長工作繁忙而缺少陪伴和指導。針對這些情況,我們與家長們進行了深入的溝通。我們告訴家長,孩子的成長需要學校和家庭的共同努力,希望家長們能在忙碌的工作之余,多關心孩子的學習,為他們創造一個安靜、舒適的學習空間。同時,我們也建議家長要注重培養孩子的學習習慣和興趣,鼓勵他們多讀書、多思考。而作為老師,我們承諾會在學校里給予孩子們更多的關注和指導,幫助他們解決學習上的困難。
(圖為隊員給孩子們講解漢字結構 中國青年網通訊員 韓貽飛 攝)
通過這次家訪,我深切地感受到了家長們對孩子成才的殷切期望,也更加明白我們肩上的責任重大。在當今社會,教育公平仍然是一個需要不斷努力去實現的目標。鄉村的孩子們相比城市的孩子,在教育資源和環境上存在一定的差距。而我們的到來,就是要盡可能地縮小這種差距,為他們帶來更多的希望和可能,能夠在時代的潮流中,用學到的知識和不斷提高的能力,為未來的自己創造更多的可能性,收獲更好的自己。
(圖為隊員到孩子家里進行家訪 中國青年網通訊員 韓貽飛 攝)
這次支教經歷,讓我對自己肩上的責任和支教的意義有了更深刻的認識。我們不僅僅是知識的傳授者,更是孩子們夢想的守護者和引路人。每一個孩子都像是一顆等待發芽的種子,而我們要做的,就是為他們提供適宜的土壤、充足的陽光和水分,讓他們茁壯成長。我深知,一個人的力量是有限的,但當我們匯聚在一起,就能形成一股強大的力量。煙育菏夢支教隊的每一位隊員都懷著同樣的熱情和信念,我們愿意用自己的青春和汗水,為西苫山村的孩子們點亮一盞盞明燈,照亮他們前行的道路。
在未來的日子里,我將繼續努力,用心去陪伴每一個孩子,用知識去充實他們的頭腦,用愛去溫暖他們的心靈。我相信,只要我們堅持不懈,終會看到孩子們在我們的幫助下,展翅高飛,飛向屬于他們的廣闊天空。而這,也正是支教的意義所在——愛與責任。煙育菏夢支教隊從這一點出發,凝聚起大家的力量,用我們的努力,為鄉村孩子們創造更加美好的明天。
(通訊員 趙坤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