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城市化步伐的加快,居民的生活條件得到了改善,當前“空巢老人”的數量不斷增長,逐漸成為一個社會問題,他們的生活狀況更應該受到全社會的關注。時間銀行的宗旨是用支付的時間來換取別人的幫助,而銀行是時間流通的橋梁。自愿添加時間銀行的客戶在需要時拿出自己的時間和其他成員交換服務,既解決了一時的困難,又彼此聯絡了感情,克服了現代社會人們互不往來的缺欠。在現今社會具有重要意義。
問題提出與調查概況“時間銀行”是指志愿者將參與公益服務的時間存進時間銀行,當自己遇到困難時就可以從中支取“被服務時間”。在這個特殊的銀行里,儲存戶們的儲存和支取的“貨幣”是時間。儲戶通過為他人提供志愿服務的形式來儲存“貨幣”,當自己需要幫助的時候,儲戶們可以憑“時間銀行”的存折,提取“貨幣”以獲取他人的服務。然而,“時間銀行”引入中國雖然已有十多年時間,但其并沒有得到迅速發展,普及程度仍然十分有限,目前僅限于在居民小區內實踐。因此,調查研究公眾對于“時間銀行”的認知程度和參與程度,探討制約“時間銀行”發展的因素,有針對地提出相應的對策建議,對于“時間銀行”的可持續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本次調查對象主要有大中學生、中年群體和老年群體,訪談問題集中于對“時間銀行”的認知度以及參與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