揚夢青年行實踐之路,探索孤獨社交新局面
多彩大學生網黃石5月29日電(通訊員鄭志鵬)
5月29日,揚夢青年行實踐隊的隊員們晚上9點在問山居三樓開始了第一次集體討論。
暑期即將到來,暑假調研也正式拉開了帷幕。在討論過程中,隊員們帶著飽滿的精神,積極討論表達自己的觀點。隊員們分別對背景、目的、意義進行了分組討論,效率極高地完成了討論,最終確定了背景四稿、目的四稿以及意義四稿。理想是帆,奮斗是槳,只有高高的揚起帆,不停的劃動槳,才能戰勝風暴,去擁抱勝利的彼岸。相信在揚夢青年行實踐隊全體隊員的共同努力下,暑假調研工作將會獲得圓滿成功。
當下,網絡正在迅速改變我們的生活,塑造出一種全新的社會文明形態———網絡社會文明形態。然而隨著網絡的迅猛發展,人們越來越發覺,網絡不僅給我們帶來了便捷,更帶來了無盡的煩惱,也便包括“ 群體性孤獨”。這一病癥的臨床表現為,患者對科技的依賴越來越多,彼此之間的關系卻越來越疏遠。換句話說,是網絡讓很多人陷入一種對虛擬世界高度依賴的病態。
對此,在校社調中心揚夢青年行暑調隊伍的帶領下,校社調中心揚夢青年行暑調隊伍著手于探索大學生社交以及大學生群體性孤獨的關系,校社調中心揚夢青年行暑調隊伍主要是采用線上為主,線下為輔的方式進行了本次調研。
經過這次調研,校社調中心揚夢青年行暑調隊伍最大的收獲是對于年輕一代社交方式的新認識。人融入社會是一項必備技能。“眾人拾柴火焰高。”一個人的力量始終有限,只有結合大家的力量,才能朝著共同的目標快速邁進。人無完人,但是在團隊當中,我們可以取長補短,相互督促,相互成就,發揮出最佳效果。團隊共同努力才能讓我們的調研任務順利完成,經過本次暑調,我校社調中心楊夢青年行暑調隊伍的每一位成員也深刻體會到合理的任務分配能夠提高效率,同時也能為暑調的順利開展奠定基礎。
通過社會實踐,校社調中心楊夢青年行暑調隊伍的每一位成員從中能學到很多,從我們接觸的每個人身上學到了很多社會經驗,自己的能力得到了提高,而這些在學校里是學不到的。在社會上要善于與別人溝通。如何與別人溝通好,這門技術是需要長期的練習。以前沒有工作的機會,使我與別人對話時不會應變,會使談話時有冷場,這是很尷尬的。人在社會中都會融入社會這個團體中,人與人之間合力去做事,使其做事的過程中更加融洽,事半功倍。別人給你的意見,你要聽取、耐心、虛心地接受。每一個大學生好高騖遠的缺點在此也得到了很好的教育。在實踐中,校社調中心楊夢青年行暑調隊伍的每一位成員不僅能將課堂知識有意義的運用,還能親近社會。
準確的數據是最好的論證。尋找課題、制作問卷、撰寫報告等這些都離不開對背景的調查,從多角度剖析社會當下存在的待解決問題,才能得出合適的方向和選題。在此過程中,我不斷從資料中尋找思路,從文章中找到新角度。我也得出來經驗:在查閱資料時要懂得多方面的尋找,看大量的文章,看不同觀點的文章,這樣才能開拓我們的思路,不受限于固有思維。
經過暑調社會實踐活動的鍛煉,校社調中心揚夢青年行暑調隊伍的每一位成員相信在今后的生活當中能汲取經驗,繼續努力奮斗,將自我投入到“實干興邦”的遠大理想當中。時光飛逝,暑假社會實踐即將告一段落,經過復盤與總結,我也能從中學到很多大學。如果之后能有機會,我也會積極參加各種實踐活動,堅持從實踐中汲取經驗,有所收獲。在學好專業知識的基礎上,通過實踐檢驗自己,爭取做到以行求知,向“知行合一”的目標靠近。校社調中心揚夢青年行暑調隊伍的每一位成員也將通過實踐創造財富,用實踐磨煉自己的言行舉止,成為新時代奉獻者,切實體會新時代的變化,努力成為一個對社會有貢獻的人。
作為一個大學生有別于中學生就在于他更重視培育學生的實踐才能,在重視素質教育的今日,社會實踐活動一向被視為高校培育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新世紀優秀人才的重要途徑。暑期社會實踐活動是校園教育向講堂外的一種延伸,也是推動素質教育進程的重要封閉。它有助于今世大學生觸摸社會,了解社會,一起實踐也是大學生學習常識,訓練才華的有效途徑,更是大學生服務社區、報答社會的一種杰出方式。
作者:鄭志鵬 來源:湖北師范大學社調中心揚夢青年實踐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