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5日,福建農林大學資源與環境學院“山海赤子,繁星文昌”福建農林大學赴漳州東山黨史教育實踐隊,來到東山縣進行實踐活動。
樹立豐碑在民心,煥發時代新風采7月15日下午,實踐隊來到了谷文昌紀念館,隊員們參觀了序廳、飽經苦難的昔日東山、堅定不移的信念追求、為民擔當的公仆情懷、造福一方的責任意識、清正廉潔的從政品格、精神永駐的綠色豐碑、今日東山八個部分。一步步走近谷老書記的生平,實踐隊員們對谷文昌優秀事跡又有了更深層次的理解與感悟。谷文昌紀念館始終致力于弘揚谷文昌對黨忠誠的政治品格、一心為民的公仆情懷、堅韌不拔的斗爭意志、實事求是的工作方法、大公無私的革命家風。木麻黃不會忘記,人民不會忘記。谷文昌書記帶領東山人民勇于擔當、艱苦奮斗、致力發展、植樹造林、根治風沙,矢志不移的偉大事跡將永遠傳頌在實踐隊員口中,根植于東山人民心中。

圖為實踐隊成員參觀谷文昌紀念館
追尋老書記足跡,接力書寫新篇章7月15日下午,“山海赤子,繁星文昌”福建農林大學赴漳州東山黨史教育實踐隊走進前樓中心小學,向當地的學生們開展了一次關于谷書記的優秀事跡的生動課堂。實踐隊采取多樣化的形式與方法,為前樓中心小學的學生們系統梳理了谷文昌事跡的文化內涵,同學們積極發言,表達見解,交流看法,深入學習了谷文昌治沙的光輝歷史,更加直觀、真實、生動地感受先輩奉獻的動人事跡。谷文昌書記把使命擔在肩上,將責任牢記心中,用行動書寫忠誠。十幾年如一日的堅持,默默無聞地奉獻,谷文昌老書記帶領當地干部群眾,在沿海建成了一道惠及子孫后代的防護林,在老百姓心中樹起了一座不朽的豐碑。

圖為實踐隊員向前樓中心小學學生開展谷文昌先進事跡講述
銘記偉大治沙史,砥礪奮進新時代東山縣一到清明節,有一頗為與別處不同的“先敬谷公,后拜祖宗”習俗。谷文昌惠及子孫后代的植樹造林,在老百姓心中樹起了一座不朽的豐碑,留下了蘊含著時代特色的寶貴精神財富。
如今的東山,綠樹環抱、花田掩映,是個美麗富饒的生態島。東山縣始終把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貫穿經濟社會發展的全過程,堅持“生態文明也是生產力”,把“生態環境治理行動”放在統籌全東山縣發展“八大行動”的重要戰略位置,與工業發展和全域旅游等中心工作同部署、同落實、同考核,為生態文明建設謀篇布局、凝聚共識、聚力推動。斯人已逝,但精神永駐,豐碑長存。實踐隊深入學習谷文昌優秀事跡,銘記先輩光熱的奮斗歷史,在新時代迸發新的光輝。

圖為實踐隊員與前樓中心小學老師合影
“山海赤子,繁星文昌”福建農林大學赴漳州東山黨史學習教育實踐隊許慧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