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湛江市成功注冊地理標志證明商標——“湛江沙蟲”,而這生長在東經109°40′-110°58′,北緯20°13′-21°57′之間這片灘涂上的沙蟲被稱為“灘涂上的金子”。為了領略灘涂上的金子的風采與魅力,廣東海洋大學菜品產業4.0團隊于2023年7月10日前往湛江市遂溪縣草潭鎮遂溪下六沙蟲文化科普館進行參觀。通過此次參觀,團隊成員更加深入的學習了沙蟲的生長繁殖、營養功效、捕捉加工、成品售賣等,對下六沙蟲產業帶動當地經濟、助力鄉村振興的能力有了進一步的了解。

圖為廣東省湛江市遂溪縣下六沙蟲文化科普館

圖為草潭鎮漁業發展簡史
草潭鎮瀕臨北部,海岸線較長,漁業歷史悠久。據考在遠古的新石器時代沿海一帶已有捕魚為業者,晚晴至民國時期有不同程度的發展。后來因受海盜和日本侵略軍的破壞,漁業十分蕭條。新中國成立后,由于黨委政府的高度重視,草潭漁業得到迅速的發展,漁業逐步走向合作化、集約化和現代化發展的道路。湛江沙蟲是全國名特優新水海產品,2018年湛江市成功注冊地理標志證明商標——“湛江沙蟲”。

圖為湛江市碧海灣水產科技有限公司負責人向菜品產業4.0團隊介紹講解下六沙蟲產業發展規劃

圖為下六沙蟲產業發展規劃
下六沙蟲龍頭企業與廣東海洋大學、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南海水產研究所、中國熱帶農業科學院農產品加工研究所共同合作,以“公司+農戶+基地”的方式帶動產業發展,在加強產學研合作基礎上,加快推進沙蟲產業的規模化、標準化、品牌化、多元化。

圖為下六沙蟲帶動草潭鎮南洪村鄉村振興發展展示板
“下六沙蟲”作為草潭鎮的名優特產,“下六沙蟲”成為了南洪村——舊廟村——路塘村等沿海一帶村民的“致富寶”。

圖為負責人向菜品產業4.0團隊介紹下六沙蟲飽受社會媒體關注,連續八次受到央視采訪報道

圖為廣東海洋大學菜品產業4.0團隊對當地居民進行了營養理念宣講活動
因地制宜,介紹了團隊研發以下六沙蟲為主食材的營養菜品。傳播健康理念、主張優質選材,助力菜品產業營養化、健康化。

圖為廣東海洋大學菜品產業4.0團隊與湛江碧海灣水產科技有限公司負責人的合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