領略民俗古禮 感受傳統魅力
滔滔江河水,濃濃萬古情。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的重要來源,是中華民族生生不息、薪火相傳的不竭精神動力。增強文化自覺、增進文化認同、彰顯文化自信,要在繼承和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上下功夫。既要深入挖掘、大力推廣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價值理念,又要與時俱進,源源不斷為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注入新活力、新內涵。曲阜師范大學學生工作處“根”時代,揚傳統小分隊隊員在2022年12月27日在山東省滕州市萬達廣場內開展實踐活動。隊員們觀看了非遺打鐵、舞龍舞獅、古箏競技、漢服秀等一系列精彩紛呈的活動,并了解傳統文化,感受民俗古禮的魅力。
欣賞傳統文化表演 體會傳統習俗樂趣
“打鐵五谷豐登,迎彩頭天降祥瑞”,在萬達門前的空地上,人們有序地圍成了一個大圈觀看打鐵花表演。打鐵花是一項古老的民間絕技,起源于北宋,盛于明清,至今已有千年歷史。打鐵花時,鐵水的溫度達到1600-1700度。十幾個打花者一棒接一棒,一人跟一人,往來于熔爐和花棚之間。一棒鐵花沖天而起,另一棒接踵而至,棒棒相連,絡繹不絕。鐵花飛濺,流星如瀑,鞭炮齊鳴,聲震天宇。絢爛的鐵花寄托著人們對美好生活的期望,也預示著新的一年里老百姓的日子更加興旺紅火,我們的國家更加繁榮富強。
隨后隊員們又進入萬達一樓,感受了一場形式多樣的漢服帶來的視覺盛宴。服章之美為之華,禮儀之大為之夏,此為“華夏”也。華,是一種氣度,一種民族氣質和民族精神。隊員們欣賞了多種多樣的漢服,漢之古樸,唐之飄逸,宋之淡雅,明之端莊,這一段的源流轉在衣物上的美麗,是對天地的敬重,亦是對生活的感悟。表演者們月貌花容、名言端莊,竟帶給人一種穿越時空的美感與真實感,不禁令人感嘆道:“芙蓉不及美人妝,水殿風來珠翠香。”
柔和的古箏曲調傳來,隊員們又來到了古箏表演區。百古箏鳴,壯觀無比。演奏者信手撥彈著琴弦,從容典雅,給人一種歲月靜好的美感。優美的音符在他們手下一個個輕快地跳了出來,擊打著人們的思緒,潑灑著曲中的善感。音調悠揚婉轉,仿佛將人們置身于不被世俗打擾的世外桃源。
采訪市民,討論對傳統習俗的感受
隊員們先對前來觀看表演的小孩子進行了采訪,被采訪者表示很喜歡這些表演,尤其是觀看打鐵花時,他們感到非常漂亮,很有過年的氣氛。 同時他們也表示希望自己能夠親身體驗這些傳統文化,如學習舞獅舞龍,穿漢服等。作為一名中國人,他們認為這是很驕傲的事情,因為我們的國家有如此豐富多彩的習俗,讓他們感受到了中國的優秀傳統的魅力和深厚的歷史底蘊。
隊員們采訪成年人時,被采訪者表示,傳統民俗文化發展的根基在于深厚的歷史積淀。地域特征往往代表著一個地區、一個區域的文化風貌和文化性格,是這一地區文化精神的集中體現,所以要注重傳統文化的傳承。被采訪者還表示,傳統文化發展的生命力在于創新。發展民俗文化需要不斷創新,以群眾需要為基礎,不斷充實亮點內容,讓有亮點的民俗文化走入生活,走入群眾,同時努力與經濟發展相結合,更好地拓展內涵,打造特色,塑造名片。這次舉行的傳統文化的表演,吸引著人們對傳統習俗的興趣,也激發了這些傳統習俗的活力。同時也要加強對傳統文化的保護,加強對傳統習俗表現方式的創新,才能更好使其發揚光大。
最后,通過此次觀賞傳統習俗表演,隊員們深切地體會到了傳統習俗的熱鬧與豐富多彩,也收獲了許多感悟:對于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一方面要善于繼承和弘揚其精華,另一方面要挖掘和闡發其當代文化價值。闡發傳統文化的當代價值,不僅有助于提升人的精神境界,而且有助于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和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所以要將優秀傳統文化傳承下去,并不斷創新,推陳出新,創造符合時代精神的新文化,使其保持旺盛的生命力。
時間:2023-01-11 作者:馮穎 來源:孫鑫宇 關注:
- 縣城助力城鎮化,國家發展正當時
- 我國在發展城鎮化建設的30年里城鎮建設逐步完善、城鎮化水平快速提高,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績,且縣城處在城鄉一體化連接點上,既要引導
- 01-11
- 關注鄉村民生,推動縣城發展
- 在我國新型城鎮化發展過程中,縣域經濟以其空間載體和集聚農村勞動力資源等優勢發揮了至關重要的作用。縣城作為聯結中心城市和農村鄉鎮
- 0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