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大學威海校區2月5日訊】(通訊員:賈曉露)
為深入調研政策在社區層面推動廚余垃圾分類與利用的具體效果,全面梳理現有社區廚余垃圾處理模式存在的痛點,探索開創廚余垃圾資源化利用路徑的可行性,2025年1月16日,山東大學(威海)廚余減碳實踐團來到江蘇省無錫市新吳區江溪街道春陽社區開展調研。
本次訪談的主要對象是春陽社區居監委主任楊惠女士,團隊成員李蕊從社區廚余垃圾處理現狀入手,了解相關政策接受度與落實情況,調研廚余垃圾處理新方案。廚余減碳團致力于通過政策優化、社區協作和技術實踐的結合,構建一個綠色低碳的社區資源循環系統,為政策的完善和其他社區的推廣提供切實可行的經驗。楊女士在采訪之初即對團隊的想法提出了肯定。對于社區廚余垃圾處理現狀,楊女士表示目前并沒有一個完善、可復制的處理思路供所有社區借鑒,而目前春陽社區的處理流程為居民分類投放,專人二次分類后一日兩清、分類清運并計量,但處理成本高,清運需避開居民活動高峰。談及政策普及與落實狀況,我們了解到對于國家出臺的相關政策,社區積極落實,但居民認知差異仍然是主要問題。楊女士認為,在環保理念深入人心的當下,本團隊的調研,將有效促進社區廚余垃圾處理的進一步革新。此外,楊女士希望團隊的建議稿關注推動居民源頭分類和規范收集運輸環節;建議擴大宣傳覆蓋面,優化廚余垃圾處理激勵機制,明確政府制定政策、社區落實監督、居民自覺參與的角色,更期望著團隊能持續推進項目助力環保。
山東大學威海校區廚余減碳團隊 責任編輯:劉芮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