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積極響應廣西第十二次黨代會作出“鞏固深化全國民族團結進步示范區建設,建設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示范區”的重要部署,正確把握民族特色產業鏈多業態發展模式對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主線的作用路徑。1月14日—1月17日,廣西師范大學“油茶+”話團結情調研團隊來到桂林恭城瑤族自治縣開展實地調研。
首先,團隊一行人于1月14日上午來到恭城油茶產業發展中心與單位工作人員開展訪談。交流過程中,工作人員從油茶產業多業態發展的已有成就、現行政策以及未來展望三個方面向團隊成員展開介紹。“這不光光是一碗油茶,它還帶動相關產業的發展,同時也是我們當地促進民族交往交流的一個重要紐帶”,工作人員這樣說道。團隊成員在此次訪談中從宏觀角度初步認識恭城油茶產業多業態發展作用當地民族團結的多樣路徑以及存在問題,為其后三天的調研的重點和難點提供了指導性建議。接下來,團隊成員在恭城油茶產業發展中心工作人員的帶領下來到恭城瑤族自治縣文化館,對文化館館長以及油茶手藝非遺傳承人進行針對性訪談。成員們在交流中了解瑤族茶俗文化納入世界非遺項目的申報歷程,學習油茶“打”的制作技藝。“茶鍋煎出烏鴉眼,槌頭點出牡丹花”。透過縷縷油茶香,成員們不僅深刻領悟恭城油茶深厚的優秀歷史文化底蘊,更感受到其文化產業廣闊的發展前景,為團隊成員研究民族特色產業發展多途徑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示范區提供新思路。
為進一步明晰恭城油茶中下游產業鏈與其他產業橫向聯動以及產業鏈內部縱向銜接的具體情況,“油茶+”話團結情調研團隊于1月16日上午對新歐記等三家油茶加工企業進行實地調研。在參觀企業生產車間以及濃縮油茶膏、油茶奶茶等產品展示過程中,團隊成員深刻認識到這碗“爽神湯”背后新質生產力立足資源稟賦賦能民族地區產業發展的內在邏輯,為優化瑤鄉油茶產業結構緊跟中國式現代化建設不掉隊提供科技支持。隨后,團隊成員還參觀恭城瑤族博物館等地方特色民族地標,感受恭城油茶背后蘊含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價值意蘊。
經過恭城油茶產業多業態發展調研實踐,成員們深刻認識到民族特色產業多業態發展在大團結中發揮的重要作用,同時也將繼續致力于以恭城油茶產業多業態發展為小切口的民族團結研究,為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大背景下其他民族地區特色產業發展提供有利借鑒,為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這條主線進一步成為更好推進廣西各項工作高質量發展的內生動力而貢獻青春智慧。
廣西師范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 陳怡潞/文 祝欣/攝
2025年2月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