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尋找現代青年缺失的理論精神之根,深化愛黨愛國信念,發揚紅色革命精神,我們小組前往了安徽省天長市千年古鎮龍崗——抗大八分校的舊址和中國共產黨合肥歷史館,感受在艱難而光輝的革命歷程中所鍛造形成的艱苦奮斗、勇于犧牲、求真務實的革命精神。

2023年4月1日下午,我們抵達了安徽省天長市的一座千年古鎮,這座古鎮古稱“芙蓉岡”,因地貌形似一朵盛開的芙蓉而得名。而讓這座古鎮更負盛名的是,抗戰時期這里成為“革命搖籃”——“中國人民抗日軍政大學第八分校”所在地,也是全國四大“紅色水鄉”之一,也是我們此行的目的地。看著校內先輩們曾經居住過的環境,磚石瓦、青竹榻、煤油燈,還有那狹窄的地道,雖然生活環境非常簡陋,但是先輩們發揚艱苦奮斗的精神,依然堅守在各自的崗位上。先輩們用的裝備與武器雖然已經銹跡斑斑,但我們仍能想象出當初先輩們用這些裝備奮勇殺敵的畫面。
通過與講解員溝通交流與深入的參觀學習我們對抗戰時期形成的“抗大”精神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由此得知,抗大精神是指中國共產黨創辦的中國人民抗日軍政大學及其教職工學員在抗戰時期及日后所展現的優秀革命傳統和作風,是中國共產黨軍事教育思想的結晶,是延安精神的重要組成部分,集中體現在抗大的教育方針上,“堅定正確的政治方向,艱苦奮斗的工作作風,靈活機動的戰略戰術青年是國家的中流砥柱,是國家的先驅。
第二天,我們對合肥黨史紀念館進行了參觀,合肥黨史館位于肥東縣白龍鎮青龍廠社區褚老圩組,是合肥首個全黨史脈絡紅色歷史場館。進入黨史紀念館,首先看到的便是紀念館的地面上鐫刻著的“1921”“1949”“1978”及“2012”這四個關鍵時間點,分別對應著館內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時期、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新時期、十八大以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時期四個重要歷史節點。
根據講解員的介紹,我們了解到合肥黨史紀念館中主要收藏的是從1919年五四運動開始至2020年,反映各個時期合肥革命歷史進程和建設的發展的物品。大多是與合肥有關的曾在合肥戰斗、工作,建國后為合肥作出貢獻的老同志生前保存的物品,與合肥有關的文件資料和實物等。
通過對實物陳列、圖文展板、光電場景等的欣賞,我們了解了合肥人民在黨的領導下創造的不朽功勛和光輝業績。并意識到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中國革命的重要性,這激勵著我們繼續學習發揚黨的優秀傳統和革命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