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訊員 李嘉怡)2023年7月1日,常州 – 汽車工業一直是現代工業的支柱,而汽車的外觀設計和制造技術也在不斷演進。為了深入探索汽車輪轂設計建模與增材制造的創新之路,常州工學院汽車工程學院的學生們于近期完成了為期15天的社會實踐活動。
理論學習:汽車輪轂設計建模的基礎
在實踐活動開始之前,學生們首先參與了對汽車輪轂設計建模與增材制造的深入理論學習。在課堂上,他們系統學習了這一領域的基本原理、技術要點以及實際應用。這理論學習為后續的實際操作提供了堅實的理論基礎,使學生們能夠更好地理解并應用所學知識。
實際操作:技能磨練與知識拓展
學生們在理論學習后迅速進入實際操作階段。通過學習CAD(計算機輔助設計)軟件的使用,他們掌握了汽車輪轂設計建模的基本步驟和技術要點。隨后,他們親手設計了汽車輪轂模型,并在CAD軟件中進行了建模。這一實踐過程不僅是對理論知識的應用,更是對設計思路與工藝流程的深刻理解。
完成建模后,學生們將模型導入3D打印設備進行制造。通過學習3D打印設備的操作原理和技巧,并親自進行設備操作,他們成功完成了輪轂模型的打印。在這個過程中,不斷調整設備參數以確保打印質量,學生們逐步掌握了增材制造的工藝流程,同時熟悉了3D打印設備的使用和維護方法。
團隊協作:協同努力的精髓
整個實踐過程中,學生們以小組形式自發組織,根據個人專長和興趣展開合作。不同小組之間實現了明確的分工,有的同學專攻CAD軟件操作,負責汽車輪轂的建模設計;有的同學擅長3D打印設備,負責制造工作;還有的同學擅長解決技術難題,成為團隊的技術支持。通過這種有序的團隊協作,每個小組成員發揮個人優勢,高效地推進了實踐項目的進展。
實踐成果:為未來鋪路
這次社會實踐活動不僅鍛煉了學生們的實際操作能力,還培養了他們的團隊協作精神。學生們在團隊合作中積極交流、共同解決問題,不斷完善技術和方法。這次實踐活動為學生們未來的學習和職業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使他們更深入地認識到實踐是理論學習的重要補充,也是培養創新思維和團隊協作精神的有效途徑。他們的努力和探索將為汽車輪轂設計與增材制造領域的不斷創新與發展注入新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