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時代發展迅速的今天,隨著人們工作壓力的增大,人們對于健康的需求日益增加。但有關數據顯示,各地群眾因突發意外得不到及時救治而導致死亡的事件時有發生。生活中發生的危重急癥,意外傷害屢見不鮮,抓住寶貴的黃金時刻,及時有效地開展現場救護,能減少傷殘情況,甚至挽救生命。因此,對于我們每個人而言,為實施有效的救援,學習和了解一些基本的急救知識是十分有必要。為深入了解當地對于日常急救知識的了解程度,廣東醫科大學急救志愿服務以問卷調查的形式于雷州市高山村展開急救知識調查。 本次調研考慮到村中老人孩子居多,以走訪問卷的方式進行開展。在調查訪問中宣傳正確的急救知識。本次調研共收取問卷51份,其中以30歲以上群眾為主,占54.9%,7-18歲的人群占比33.33%,18-30歲的人群較少,占比11.76%。調查的內容以日常急救處理方法為主,包括擦傷,扭傷,燒燙傷等。在調查期間,我對數據和資料進行了統計和分析,并就統計結果的說服力征求了專業人士的意見和建議。現將此次調查活動的有關情況報告如下:
1.意外傷害的認識 調查結果顯示,有60.78%家庭的孩子喜歡外出玩耍,并且大部分家長都擔心自己的孩子發生意外傷害。在這方面的調查中,調查群眾普遍對于意外傷害有了解,大部分通過電視,手機,收音機等形式進行了解。也能認識到身邊的安全隱患。對于意外傷害的類型,主要發生事件有著一定的的認知。但是對于突發情況的處理方法不了解甚至有錯誤的處理。
2.急救處理方法存在誤區 調查結果顯示,村民對于日常急救知識的處理存在很大誤區。
兒童跌落后的處理方法 |
禁止移動 |
翻看孩子傷勢 |
不知道 |
37.25% |
44.07% |
15.69% |
如圖所示,大部分選擇了翻看孩子傷勢,這種貿然的處理方法會有隱患,若是發生骨折的情況,翻動孩子會導致出血等更加嚴重的傷勢。除此以外,對于燒燙傷的處理辦法在結果中也顯示有較大誤區。經過訪問,選擇直接涂抹藥膏的占大多數人。其實這樣是錯誤的處理辦法,在不經過降溫后涂抹藥膏會導致熱量不外散,進而持續破壞皮膚組織。并且傷害更加深入。正確的處理方法應該是首先進行冷水持續沖洗降溫,待完全降溫后消毒,涂抹藥膏。
3.急救知識的了解途徑少,并且存在誤區 根據調查報告顯示,大多數村民的急救知識來源于電視,收音機等,這種知識獲取形式存在局限性,并且電視媒體中也存在錯誤宣傳的可能。在走訪中,一些村民表示急救知識大多源于生活經驗,生活常識,但也正因如此,錯誤的常識大家傳播,導致這樣的錯誤處理辦法成為了大家認可的“知識”。由此可見,鄉村衛生事業的發展也需要醫療知識的普及。同時,調查發現,學歷高的群眾普遍對于急救知識有著一定的認知,對心肺復蘇也有一些了解。所以,急救知識的普及也與與教育程度掛鉤。 急救知識的普及是未來人們追求健康生活的必然趨勢,在本次調研中顯示,在鄉村的急救知識普及尚未完善,希望在未來我們一起努力,未來公共衛生事業的發展貢獻力量。
郭昊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