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淮覓劇
社會實踐是大學生課外教育的一個重要方面,也是大學生自我能力培養的一個重要方式,因此對于我們在校大學生來說,能在暑假有充足的時間進行實踐活動,給了我們一個認識社會、了解社會,提高自我能力的重要的機會。作為即將步入大二的學生,社會實踐也不能停留在大一時期的那種毫無目的的迷茫狀態,社會實踐應在結合我們實際情況,能真正從中得到收益,而不是為了實踐而實踐,為了完成任務而實踐。我覺得我們在進行社會實踐之前應該有一個明確的目標,為自己制定一個切實可行的計劃。應注重實踐的過程,從過程中鍛煉自己、提高能力。因此,為了更好的了解社會,鍛煉自己,感受社會就業的現狀,體驗一下工作的樂趣,這學期的假期我根據時間及自己的實際情況在假期期間參加了探淮小縱隊,深入研究了淮劇,雖然只有兩周的時間,但我覺得受益非淺,基本上達到了自己的目的。短短的時間讓我體會到了淮劇傳承的壓力,自己能力的欠缺及傳承人的艱辛。在此期間,學到了學校中學不到的知識,尤其是在人與人的交流方面,充分體現了這個社會的復雜性。這次的實踐,使暑假生活變的更加充實,對今后的社會工作也有了初步的了解,社會的形式在不斷發展著,人們也越來越喜歡媒體化的藝術成果,這也就為淮劇傳承與創新提供了廣闊的前景。
在淮劇舞臺上,有一枝“寒梅”,她吹過疾風,淋過冷雨,向陽而生,逐光而行,終于有機會讓人看到了她別樣的美。她是上海淮劇團的當家旦角演員邢娜,從蘇北闖上海,19歲時便因小戲《鳴鳳之死》聲名鵲起,20多年,她一直在等待一部舞臺成熟期的代表作。4月23日-25日首演的都市新淮劇《寒梅》,是邢娜對自己淮劇人生的新回答。 邢娜老師以其精湛的演技以及對于淮劇的了解讓我們看到了一位淮劇人對于淮劇的情懷,讓我們了解到了什么才是真正的淮劇,什么又是真正的淮劇人。在隊員的采訪之中我們得到了,每天的排練日程很緊,從早到晚三班倒,邢娜是雷打不動的“拼命三娘”。2年前接到主演淮劇《浦東人家》的任務時,軒軒剛兩個月大。邢娜想請爸媽來上海照顧孩子,可是老兩口在上海待不習慣,還在老家休產假的邢娜陷入了深深的無助,抱著可愛的孩子,眼淚止不住地流:工作上想進步,又割舍不下孩子,兩難。但是邢娜老師為了我們的藝術,為了我們的淮劇的發展,舍棄了她的小家,毅然的為了淮劇進行不斷的排練。
1998年,邢娜來到上海淮劇團工作,正值都市新淮劇的大旗正式舉起。作為剛剛踏進淮劇大門的青年演員,她夢想著參與都市新淮劇的實踐。1999年她排演了小戲《鳴鳳之死》,也因此認識了著名編劇、都市新淮劇的推動者羅懷臻。每次碰到羅懷臻,邢娜都要“發發嗲”,請羅老師幫她寫部戲。“那時候真是初生牛犢不怕虎,羅老師總是跟我說,還要磨煉,還要積累”,邢娜說,“沒想到這一等就是20多年”。去年底,團長龔孝雄找到邢娜,讓她擔綱《寒梅》的領銜主演,編劇正是羅懷臻。她驚喜到完全不記得團長后來說了什么,回到自己的辦公室時,眼淚奪眶而出。經歷過事業的低谷和生活的歷練,她知道這次的機會來之不易,必須好好把握,才能對得起幫助過她的人,和再艱難也沒有放棄的自己。
她仔細研讀了《寒梅》的劇本,羅懷臻將筆墨對準了最基本的人性,有著極強的戲劇張力,但同時也對表演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每一場戲都要投入強烈的情感,每天排練結束都是筋疲力竭。排練時,羅懷臻語重心長地對邢娜說,不能像以前那樣演戲,拼命唱、拼命演,要學會控制舞臺,這是成為一名大演員的必經之路。即使是擅演悲劇的淮劇,也不可用力過猛,幾句話,點醒了邢娜,讓她在這部戲里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收獲。
邢娜時常在想,自己這一代80后淮劇演員應該為淮劇做些什么?能否在都市新淮劇上呈現出自己的時代特色?她一直在跟自己較勁,為的就是觀眾看完后留下一句:淮劇還是好看的,上海還是不能缺了淮劇啊!要么就是:這部戲為我們上海爭光了!邢娜的心底有個聲音:“我一定要大家認可淮劇,認可我。”戲一天天慢慢成形,邢娜也逐漸與寒梅融為一體。戲里的寒梅有一段念白:“追求理想的父母沒有錯,等他長大了,會為有這樣的父母感到榮耀。”這一刻,舞臺上站著的既是寒梅,也是邢娜。愿無歲月可回頭,且以深情,與淮劇共白首。
由于我擅長宣傳工作,所以我主動攬下了我們實踐團隊所有的后期工作,也由于個人的原因沒能和團隊的小伙伴們一起去上海,沒能和邢娜老師見面,所以我提前和團隊里的兩位同學溝通好:大家去上海的時候一定要全程做好記錄工作,比如要拍攝訪談邢娜老師的照片、要單獨拍攝幾張邢娜老師的照片、要拍攝幾張隊員們的照片,還要錄制視頻,要將邢娜老師的故事分享以及淮劇知識科普全部錄音,將邢娜老師的錄音再轉成文字方便后期ppt制作,還要在中青校園、多彩大學生網、大學生網報、學習強國等平臺積極、踴躍投稿。
“艱辛知人生,實踐長才干”通過這次的的社會實踐活動,我們逐步了解了社會,開闊了視野,增長了才干,并在社會實踐活動中認清了自己的位置,發現了自己的不足,對自身價值能夠進行客觀評價。這在無形中使我們對自己的未來有一個正確的定位,增強了自身努力學習知識并將之與社會相結合的信心和毅力。對于即將走上社會的大學生們,更應該提早走進社會、認識社會、適應社會。大學生暑期社會實踐是大學生磨練品格、增長才干、實現全面發展的重要舞臺。在這里我們真正的鍛煉了自己,為以后踏入社會做了更好的鋪墊,以后如果有機會,我會更加積極的參加這樣的活動。
作者:張婷婷 來源:原創
- 太行山脈青年行 紅旗渠精神代代傳
- 安陽師范學院教育學院“渠遠·任重”實踐隊在暑假開展“紅旗渠精神代代傳”宣講活動。團隊成員將志愿宣講與自身專業特長相結合
- 08-20
- 在行走中感悟紅旗渠精神
- 安陽師范學院教育學院“渠遠·任重”宣講團走進紅旗渠精神紀念館、青年洞等地,身體力行地感悟紅旗渠精神
- 08-20
- 石大最佳實踐隊社會實踐(二)
- 石大最佳實踐隊武帥來到了黃泛區農場史館,這里是回顧歷史最好的地方;大門的上方鐫刻著一行溜金大字——河南省黃泛區農場場
- 08-20
- 石大最佳實踐隊社會實踐(一)
- 為貫徹新時代新思想,學習黨史和紅色革命精神,培養艱苦奮斗,不怕困難,吃苦耐勞的作風品質,石大最佳實踐隊寧夏分隊來到了寧夏回族自
- 08-20
- 垃圾分類護環境 攜手童行引風尚
- 為更好倡導綠色生態、健康環保的生活方式,進一步幫助居民了解垃圾分類的政策措施,宣傳垃圾分類的重要性和必要性,養成垃圾分類的良好
- 08-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