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深入貫徹黨的二十大關于文化傳承發展的重要精神,積極響應響應2025年江西省高校學子暑期大思政實踐活動的號召。江西科技學院教育學院“瓷脈薪傳·劇語先鋒社”團隊奔赴“瓷都”景德鎮,開展“文化贛鄱行”暑期大思政實踐活動。在景德鎮,陶瓷是千年傳承的文化基因,是照亮城市的“根”,更是扎根血脈的“魂”。當傳統陶瓷技藝與修復技藝,遇上童真與教育,一場守護文化根脈的故事正悄然展開。
對話陶瓷匠人:傳承里的堅守與熱愛
瓷文化傳播要從娃娃抓起。從小學習傳統陶瓷技藝的肖天生先生把多年鉆研的獨家技巧,化作傳承的“密碼”,望后輩能領悟陶瓷真正的“魂”。隊員們相信,當孩子們在泥火交融中觸摸到瓷魂,瓷文化的火種便能在一代代的掌心中永恒!
陶瓷修復師:讓破碎重歸完整的魔法
器物無語,卻能對話。羅國新大師提到自己接觸這門技藝,是對古陶瓷碎片別樣的情感——‘每片瓷器都是我的老師’。他以虔誠之心對待每一片瓷片,用雙手讓殘缺的器物得以復原,這讓隊 員們深刻感受到修復不僅是技藝,更是對“留住瓷都的根與魂”的最好詮釋。
遇見陶瓷文物:遇見陶瓷文物:觸摸千年時光的印記
隨后瓷脈薪傳團隊成員又走進了景德鎮中國陶瓷博物館,博物館的展柜里,靜靜陳列著穿越千年的陶瓷文物。當目光掠過它們,仿佛能看到工農兵們的忙碌,觸摸到景德鎮陶瓷文化最深沉的脈搏。
陶瓷文化初體驗:播撒文化傳承的種子
成員們的陶瓷文化初體驗,發生在充滿探索意味的工作室內。短期的技藝實踐讓這份初體驗成為他們調研工作的有力支撐,那沾滿瓷粉的雙手,不僅初步掌握了塑形調釉的方法,更深切體會到毫厘之差決定成敗的工匠精神,以及“化土為器”背后的艱辛與智慧。

匠人堅守、修復師守護、成員初體驗,皆是傳承注腳。此行對“瓷脈薪傳·劇語先鋒社”團隊的隊員們而言,是一次深刻的文化洗禮與精神淬煉。隊員們在實踐中領悟到:新時代青年肩負著傳承和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使命,此次實踐不是終點,而是起點。望團隊成員們以初體驗為橋,連接古老與未來,這盞照亮千年的景德鎮之根,終將在傳承中永續光芒。
文/劉慧琴
圖/李佳軒 曾鴻耀 羅淋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