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陽敬老,情深意長
“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王維的這句詩道出了無數游子的復雜情感。秋風送爽,丹桂飄香,又是一年重陽至。重陽節,又稱“老人節”,是中華民族尊老、敬老、愛老、助老的傳統節日。在這個特別的日子里,讓我們共同弘揚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用心去關愛身邊的每一位老人,讓尊老敬老之風如秋日的暖陽般溫暖人心。
重陽節,自古以來便有登高望遠的習俗,寓意著步步高升、健康長壽。然而,在這個快節奏的社會里,忙碌的我們往往忽略了身邊的老人,他們或許正默默守候在家的角落,期盼著兒孫的陪伴與關懷。因此,重陽節不僅僅是一個登高賞菊的日子,更是一個讓我們停下腳步,回望過去,感恩長輩,傳遞溫情的時刻。
記得小時候,是爺爺奶奶用那雙布滿皺紋的手,牽著我們學會了走路;是他們用無盡的耐心和愛心,教會了我們說話、識字,引領我們一步步走向成長的道路。如今,我們長大了,而他們卻漸漸老去,頭發斑白,步履蹣跚。但無論歲月如何變遷,那份深沉的愛與付出,始終如一,溫暖著我們的心房。
在這個快節奏的時代,重陽節以其獨特的魅力,提醒著我們放慢腳步,回歸生活的本質。它讓我們在忙碌的生活中,找到那份被遺忘的寧靜與溫暖;在浮躁的社會中,堅守那份內心的純粹與高尚。它是歲月的饋贈,是生命的華章,以一種高級的姿態,引領我們走向更加美好的未來。
秋風拂過,落葉紛飛,如同時間的流逝,而家人的陪伴則是人生旅途中的最恒久溫暖的存在。王之渙在《登鸛雀樓》中寫道:“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登高所看到的不僅是更為遼闊的自然風景,而內心充盈的感恩與敬愛則讓心靈變得更加豐盛。讓我們在這個重陽節,不忘敬老懷恩,珍視這份珍貴的團聚與情感。
尊老敬老,不僅僅是在重陽節這一天,而應該融入到我們日常生活的點點滴滴中。讓我們從現在做起,從身邊的小事做起,為他們做一頓可口的飯菜,傾聽他們曾經的故事,用我們的實際行動去關愛老人,讓尊老敬老的傳統美德在全社會蔚然成風。
在這個金秋送爽的季節里,愿每一位老人都能擁有一個幸福安康的晚年,愿尊老敬老之風永遠吹拂在中華大地上,溫暖著每一顆渴望關愛的心。讓我們攜手共進,用實際行動去踐行尊老敬老的美德,讓愛與溫暖在每一位老人的心中生根發芽,綻放出最美麗的花朵。
作者:吉靜涵 來源:多彩大學生網
掃一掃 分享悅讀
- 再讀《活著》
- 當我第三次閱讀活著,我又看到了更深層面的意義以及對當下的啟示,經典永不過時,它會一直給予我們智慧與力量
- 09-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