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是一種綿延不絕的渴望,始于初心,也終于初心。很多人卻只看到渴望,而卸下了原本的初心。但他卻是一道不一樣的煙火,忠于自己內心的聲音,就是這樣立言力行地經營著自己精彩的大學生活。他便是彭劭志,國家獎學金獲得者,來自經濟學院2013級金融三班,曾任院學生會副主席,現任學工組助理。
大學生活中,他斬獲各類獎項無數,大一收獲了校二等獎學金、校“三好學生”榮譽稱號、校“優秀團員”榮譽稱號,大二當選校“優秀學生干部”,2015年八月獲得建行優秀實習生稱號,大三榮獲校“三好學生標兵”、“優秀團學干部”稱號以及國家獎學金。大四成為中南財經政法大學文瀾優秀大學生夏令營——“融匯中南”分營優秀營員并獲得校一等獎學金。
興趣促長,天道酬勤
通過三年不懈的努力,彭劭志同學獲得了湖南農業大學的免推名額,并收獲了中南財經政法大學以及湖南大學的offer。面對兩所高校拋出的橄欖枝,經過一番深思熟慮后,他選擇了去往湖南大學繼續深造。但是,他說,最初的他,沒有想過要學如今的金融專業。而高考成績出來后,老師和父母長輩們都建議他多接觸這個專業。等到對這個專業有一定的了解,他發現自己已然傾力投身于其中。他說,如果說有一個因素促使他愛上了金融專業的話,可能是陳志武教授的一本書,叫做《金融的邏輯》。他覺得,剛剛進入大學的學弟學妹們,也許也會對自己所學的專業感到很陌生,對自己的大學生活感到很迷茫。而培養自己的興趣,挖掘自己內心的熱情,便是自己可以為自己做的。興趣是最好的老師,他的個人經歷就是最好的例子。
在接觸到一門新課程的時候,彭劭志同學說,他有時也會感到不適應,但是,他相信這樣一句話,“書讀百遍,其義自見”。所以,對于不懂的課程,他就多花點時間和精力,他相信只要努力過,就會有進步,天道酬勤,什么時候努力都不晚。“無論是什么課,只要愿意去認真學習,就一定會有所收獲。”這便是他認真積極的學習態度。
腳踏實地,厚積薄發
學習成績優異的他,還是學工戰線上的一名拼搏努力的戰士。從大一的學生會干事到大三院學生會副主席,再到現在還成為了一名學工組助理。對于學生工作,他從未輕言放棄,在學習與工作的雙重壓力下,他也毫不畏懼,直面挑戰。“把工作當成樂趣,把樂趣變成工作”便是對他工作認真勤勉的真實寫照。
彭劭志說,加入學生會,就意味著生活中多了更多的事情與責任,但他從中也收獲了許多,而最大的收獲就是在服務同學,協助老師的過程中,不斷地提升了自身工作能力,完善了自我性格。學生會的工作使他變得更耐心,更細心,也更腳踏實地。當談到他大一的青澀時光,他說,學習與工作上他也曾遇到過許多的困難,難以達到自己定下的目標,難以超越自我的心防,但他堅定了一種走向優秀的信念并沒有停下前進的腳步。彭劭志同學認為,在諸多繁雜的工作中,需要不斷的積累,需要我們不斷閃爍精于學習的光芒,因為,人要學會從某些看似毫無意義的事情中收獲成長。
篤定心志,求知踐行
“有理想的人,生活總是火熱的。”這句話用在彭劭志身上,十分契合。填滿他生活的不只是學習與工作,社會實踐也是他大學生活里十分重要的一部分。他積極參與各類學術活動、科研活動以及志愿活動。
在大學三年里,他已發表學術論文七篇,其中國家級期刊2篇,省級期刊4篇,大學學報1篇。每一篇論文都內容精彩,質量過硬。他說,大學就像一篇論文,書寫的人要經時許久,也要內涵豐富,才能寫出一篇優秀的論文。“生活如論文”,是他深刻的思考,也是他嚴謹求學態度的體現。
他充分利用著大學生活的一分一秒,他作為金融挑戰賽賽事專員,積極組織籌辦校級金融挑戰賽,也作為獲獎團隊參加湖南農業大學首屆大學生創新實驗成果展暨創新論壇,還作為論文代表受邀參加中國互聯網金融創新與風險管理高峰論壇。樂于卷入學術風云,不斷求知,不斷問學。在假期里,他還參加了學院“情系桃源,筑夢仲夏”的三下鄉活動,并匯報論文,還曾前往中國建設銀行韶山南路支行實習。社會實踐經驗十分豐富的他還懷有一顆真摯的赤子心,他積極參加了學院青志協的品牌活動“工友之家”,帶“工友之家”的小朋友們暢游農大、植樹宣傳等等。這,便是他講不完的履歷,說不盡的成長。
誰人都一眼覺知他的光鮮亮麗,但生活從來就不容易。彭劭志,這位優秀的生活經營家,背后的艱辛與努力,堅持與篤定,都值得我們學習。“不怕千萬人阻擋,只怕自己投降”,勇敢如他,他那停不下腳步一定會越走越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