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亦涵“教”使“學”更充分
“最初萌生當講師的想法是在整理筆記的時候,當時想著筆記整理好之后只在期末用一次真的太不劃算了,如果它能被更多的人利用就好了。”這是張亦涵報名擔任我院“學習支持中心”講師的原因,也正是因為這份期待把自己的學習體會分享給更多人的初心,以及責任心和不懈的堅持,張亦涵最終被評為我院“金牌講師”。
但是,在做講師的過程中,卻遠不止想象的那般輕松。每次上課之前,張亦涵都需要把課本和筆記重新再看一遍,然后再看“慕課”,借鑒和學習專業老師的授課方法,最后是梳理出本章的重點、知識點和題型,只有完成了這樣一套“回顧—學習—梳理”她才有足夠的信心去上好一堂課,因此哪怕僅是講授幾節的內容,她也需要花費一到兩天的時間來準備。“不過,備課雖然辛苦,但每次在課堂上,我看見學弟學妹們都在認真地聽講,偶爾還會和我互動,課下還會問一些習題,我真的十分開心,這個時候能真真切切地感覺到自己的一些學習經驗給到了其他人幫助”她說到。誠然,幫助別人,自己的內心會獲得極大的滿足。
“當了提升講師之后,我真正明白了‘教學相長’的含義”張亦涵告訴我們,”教“與”學“是互相補充互相促進的。在備課過程中,她發現一些之前不太明白的知識經過一段時間地沉淀之后都會變得清晰明了,而再次回顧這些知識,對后面的學習大有裨益,“大二所學的很多知識,其實早在大一就有接觸過”她補充到,在學習的過程中有不明白的知識不要緊,重要的是多回顧、多整理,讓知識在腦海里形成體系,這樣,慢慢地就能弄清楚之前不懂的地方而且還會促進接下來的學習。授課的同時,她也進行了自我提升和自我完善。
因為擅長對知識做歸納總結,張亦涵的筆記本也被評為了校級“最美三本”,除此之外,曾作為班上的學習委員,她也積極地為班上的學習工作做出貢獻,履行自己地職責,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
“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張亦涵認為,學習也是如此,說得再多不如去做,認真思考方能體會到各種知識的真正含義。
時間:2023-06-16 作者:多彩大學生網 來源:多彩大學生網 關注:
- 張亦涵“教”使“學”更充分
- 最初萌生當講師的想法是在整理筆記的時候,當時想著筆記整理好之后只在期末用一次真的太不劃算了,如果它能被更多的人利用就好了。
- 06-16
- 金姝學無止境
- 金姝,現任華中農業大學食品科學技術學院食工1601班班長,大一任職班級學習委員及院新媒體工作室干事
- 06-15
- 積極上進,努力做到更好
- 她,是一名黨員;她,是學生會辦公室的部長;她還擔任過團支書;在忙碌的學生工作中,她的綜測成績基本保持在專業前五。
- 06-15
- 優秀的酷蓋女孩請注意查收
- 這位酷酷的女孩是2018級空間信息與數字技術(2)班的單歆玥同學,她會鋼琴、國畫、油畫、架子鼓、竹笛,熱愛旅游、勇于探索未知的事物
- 06-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