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姝,現任華中農業大學食品科學技術學院食工1601班班長,大一任職班級學習委員及院新媒體工作室干事;大二任職院新媒體工作室副部長,同時加入了校合唱團“小宇宙合唱團”;大三通過夏令營等活動以及推免申請現已成功保研至華南理工大學。曾多次獲“學習成績優秀一等獎”、三次獲得“三好學生”,兩次獲得“優秀團員”及全國大學英語四級考試成績優秀獎、大學生單元操作課程設計競賽二等獎、2019年食品發酵實驗技能競賽優秀獎、“鄉村振興與青年使命”主題征文比賽三等獎、“知食文化,你我共畫”PPT制作大賽二等獎。
金姝榮獲“2018-2019年度金牌講師”。談起自己當講師的緣由,她說道:“就個人而言,我覺得首要因素可能是因為我本身比較喜歡學生與學生之間相互交流學習的方式;其次,我希望在這個過程中能夠鞏固自己的知識,與同學們分享我的一些學習方法與經驗,我們一起學習,共同成長。”
在這期間金姝與學員也有很多小插曲,她坦言道,印象比較深的一次是當時一個學弟向她請教食工原理的一道課后題,和學弟討論過后,仍有一個小問題沒有解決,便露出了尷尬的神情,在那之后通過翻看以前的做題過程以及請教其他同學,才恍然大悟。
“當講師的感受,我覺得是很暖心的。當每次開課都能看到有同學一直堅持來上課并且跟我進行交流討論時,以及同學們在考前考后給予我的一些反饋時,這些瞬間都會讓我感覺到我給大家講的一些學習方法以及知識點確實是發揮作用了,確實能夠幫助到同學們,從心底里產生一種自我實現的成就感;當然與此同時,因為有講師的身份加持,在備課以及講課的過程中,會不自覺地擔心因為我的疏忽或者我的某個知識點的遺漏的情況發生而影響了同學們的學習,所以每次都在十分用心地準備課程。”金姝說道。
經驗告訴我們,給別人講題的時候,正是我們發現自己不足之處的好機會,只有這樣,才能把所學到的融會貫通。金姝與學員之間相互成就,“我助你學習,你幫我查缺補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