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是兼修英語和歷史的知識求索者,是奔走于師生間的學生工作者,是樂于投身社會實踐的優秀志愿者。初心堅定、心態放平,她許給自己一個未來可期;時常回望、不改其心,她以奮斗的精神擁抱生活;守乎其位、立身有責,她以自己桂子山山民的身份在這片土地發熱發光……這是她的四年大學生涯,也是她的杰作。她就是華中師范大學外國語學院2016級英語系優秀畢業生——張聿佳。
積極于志愿活動的張聿佳
縱前路漫長,我心永向陽
2016年踏入桂子山的張聿佳在大學期間格外地忙,她笑稱“我可能上了個假大學,比高三還要忙。”她在校期間除了參與英語系的專業課學習、是外院出色的團學干部,還輔修了歷史學,她坦言在這樣緊湊的節奏下她也曾想過放棄,也曾懷疑過自己,但最終她還是堅持了下來并通過自己的努力保研至華中師范大學歷史文化學院中國史方向。
在提及堅定選擇輔修歷史的原因時,她稱自己從初中開始就很喜歡歷史這門學科。“歷史”這兩個字在張聿佳的心里種下了一顆種子,這顆種子伴隨著她的成年也漸漸破土出芽、茁壯成長。“英語和歷史的結合讓我形成了一個跨學科的知識體系,讓我更好地探索了這個世界。”她一路過關斬將、收獲閃耀的光環,卻也同許多人一樣,有過一個個掩面哭泣、自我懷疑的夜晚。談到自己走出迷茫、重拾行囊披荊斬棘的經驗,張聿佳提出了“把心態放平,調整好心情”的建議。她解釋道,適當放空、讓自己平靜下來并非浪費時間走彎路,在處理事情時,不僅要敢于、勤于承認自身的缺點與不足,更要勇于、善于發現自己的亮點和優點。
學工服務鉆,于我位發光
在大學期間身兼多職的張聿佳曾獲得優秀共青團干部標兵、十佳團支書等許多榮譽。同時,她也熱心于參與志愿服務,兩次跟隨外國語學院青禾實踐隊、赴英山縣百丈河村開展實踐活動、以大學生的力量助力“精準扶貧”......這些活動都留下了她的身影。她是華中師范大學第22屆研究生支教團成員,在接下來的一年中她將踏上支教之路,在桂子山外的另一個地方繼續傳遞溫暖。
在學生工作和社會實踐中,她始終記得提醒自己不忘初心。“對自己服務的群體負責”是她對自己的要求,“我永遠是外院團學人”是她自我歸屬感的解讀,“不要把學生工作視為自己得到榮譽的一個跳板”是她對團學中新鮮血液的提醒。在回憶起那段與學生工作打交道的日子時,她表示“雖然過程有些辛苦,但心存滿滿的感激。”因為在學生工作中、在為同學服務的道路上,她不僅開闊了眼界,改善了思維方式,提高了言語表達能力,還結交了一群志同道合的朋友。
跨越兩個學科的壁壘,融其精華以觀世界;回首已四年、將初心寫滿桂子山沿。新征程的號角已經吹響,再見,華大外院英語系2016級本科優秀畢業生張聿佳,初心不渝,未來可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