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書》有言,“與人不求備,檢身若不及。”譚雨姍,來自懷化學院文學與新聞傳播學院2018級漢語言文學專業四班。作為一名黨員,她始終身體力行地履行著作為黨員的職責,并將其落實到學習與生活中。
談及對黨員這個身份的理解,譚雨姍認為,黨員不僅是一份光榮,更是一份責任。黨員身份并非意味著某種優越感,相反,身為黨員,必須更加嚴格要求自己,在群眾中做好表率、敢于沖在最前線。
在大學四年中,譚雨姍認真學習專業知識,把黨員的沖勁發揮得淋漓盡致。她曾兩次獲得校級獎學金,兩次獲得全國大學生英語競賽三等獎,順利通過初高中語文教師資格證、英語四六級和計算機二級考試,獲得了懷化學院第八屆師范生教學技能競賽一等獎、取得“未來好老師”的稱號,在湖南省第七屆師范生教學技能競賽中獲得了一等獎。在組織的教育下,她始終以一名合格黨員的標準要求自己,加強理論和專業知識的學習,積極投入實踐,服務同學,在思想上和實踐中取得了很大的進步。
成長路上,順境與逆境交替,成功與失敗并存。在困難面前,譚雨姍從不退縮,“黨員這個身份讓我在比賽中更懂得服從組織紀律,并讓我在困難面前意志力更加頑強!”在考取教師資格證期間,譚雨姍舍得下功夫,該背的知識點扎扎實實背完,同時注重正確的方向,經常向學姐詢問經驗,認真準備每一個環節,克服每一個困難,順利通過了初高中語文教師資格證考試。不馳于空想,不騖于虛聲,譚雨姍描繪出了最美的青春畫卷。
作為一名黨員,譚雨姍在思想上,一直借助網絡平臺了解時事,始終與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在學習中,牢記只有具備扎實的專業知識才能在實踐中取得成果,認真學習本專業知識;在生活中,也時刻銘記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幫助同學,并端正個人作風,做到勤儉樸素。
大一時,譚雨姍參加了抗戰老兵清明祭掃活動。在活動中,譚雨姍學習到革命先烈的大無畏精神,更加明確了作為新時代大學生所肩負的歷史使命,從那時起,她就將黨的初心和使命牢記在心,滿懷憧憬與期待,努力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貢獻自己的力量。
黨的百年奮斗史篳路藍縷,黨的百年成就輝煌燦爛,譚雨姍表示,“我也將不忘來路,牢記先輩創業之艱難,在黨組織的帶領下奉獻自我,敢為人先,不怕犧牲!”
關于未來的規劃,譚雨姍認為短期目標首先還是想先努力提升自己的學歷,希望能為未來的職業做更好的準備。長期規劃則是希望能成為一名研究型教師,對教育事業保持熱愛,通過自己的教學幫助更多的學生。
最后,譚雨姍想對想要入黨的學弟學妹們說:“學弟學妹們一定要端正入黨動機,避免跟風式盲目式入黨。其次,要認識到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在生活中應始終嚴格要求自己,團結幫助同學,打好群眾基礎,最后還要有勇于擔當的使命感。”
始終嚴格要求自己,心中有律,方可立身,這是譚雨姍的原則與堅持。譚雨姍相信,終生學習路漫漫,所有人都是自己的命運建筑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