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華中師范大學日語系成功入選國家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之后,日語系學子在2022年研究生入學考試拉鋸戰中再創輝煌。包括推免生在內,共有14名學子上岸北京大學、中國人民大學、南京大學、廈門大學、對外經濟貿易大學、廣東外語外貿大學等著名高校。其中,18級的蔣雨和彭雅唯分別考取北京大學和南京大學的MTI日語筆譯碩士,孫錫瑛則成功圓夢中國人民大學日語語言文學專業。考研是一場對身心、智識皆有著高要求的持久戰,日語系學子守住了初心,接住了機會,穿過硝煙槍林,迎來勝利的曙光。
蔣雨——心有猛虎細嗅薔薇
“北大需要沖一沖,但我還是想爭取一下,上到一個更大的平臺。”蔣雨在接受采訪時說道。基于對自身實力與潛力的判斷,再結合老師的建議,蔣雨瞄準了北大這個目標,在后續六個月的備考過程中,蔣雨堅持計劃引導,做到了穩扎穩打、有序推進。她先是進行了廣泛的信息搜集,從官方的分數線、報錄比,到研友分享的復習資料、經驗帖,她都及時關注、借鑒參考,并進行各項分析,做到心中有數。在事實與數據分析的基礎上,她為四門考查科目分別制定了分數目標和內容規劃,由此得出總體計劃,再進一步細分到月計劃、日計劃中,做到有的放矢。
方向既定,蓄力出擊。談及考研過程,蔣雨并沒有表現出過大的情緒波動。步履穩健,內心才會沉著,近四年的沉淀,備考期的篤實,都賦予蔣雨一份從容。然而考研路途漫長,偶有彷徨也難免。“多虧有李俄憲教授、范文老師的耐心指導,我得以清楚地認識自己的優劣勢,從而不卑不亢,保持干勁。”師長閱歷豐富,往往能高屋建瓴,及時地為蔣雨指點迷津。當持久戰進入疲乏期時,也有良友相助走出困局。和好友結伴鍛煉、相互鼓勵、抽背知識點已成為備考途中的點綴,助她排解壓力、增強信心。結果公布后,她用“感恩”與“充實”兩個詞來總結感受和收獲。
孫錫瑛——忍耐孤寂破解難題
人大學碩這一目標的錨定,既有熱情在驅動,也有理性的考量。孫錫瑛很感謝日語系大三年級的課程設計。“正是日本史概論這門課讓我打開視角,看到語言背后蘊含的文化寶藏,激發了我對日本歷史文化背景的興趣。”由此,她產生深入鉆研日本文化的念頭,明確要走學術研究道路,再結合往年數據、綜合考量下確定了人大這一目標。
理想與現實間的距離,需要踏踏實實用腳步丈量,而其中的障礙與困難,也是抵達目的地不可或缺的挑戰。由于人大的很多信息不公開,真題、參考書,甚至經驗帖等都無從獲得,她只能“廣積糧”,把可能考查的三個方向的權威書籍都研讀了一遍,并借助其他高校的相關信息來做參考。過了一個難關,下一個困難又接踵而至。備考途中,她從公布的保研人數中推測出了自己應該達到的分數,而這一分數超出了她目標分數區間的上限。面對失控、風險與充滿未知數的前路,孫錫瑛沒有輕易地被擊倒,而是選擇通過網絡搜索與交流等方式,來對新形勢進行新評估。其實這種陰影籠罩著大部分的考研人,“不確定性”本身就是考研的一大特點,這一關鍵信息的掌握讓孫錫瑛堅定了信念,發奮拼搏。最終,孫錫瑛以初試第一的成績突破重圍,闖入復試。
回想來路的坎坷,孫錫瑛慶幸自己能直面困難,用強大內心迎接了挑戰,并鼓勵有考研想法的學生:“不要妄自菲薄,要練就強大的抗壓力,堅毅前行。”克服困難的艱辛歷歷可數,對“孤獨”的體驗也頗為深刻。從確定目標開始,她全程一人備考。“那是一段難熬的孤獨日子。每天早上7:00起床,一個人去教室復習,也沒出過校門,怕干擾備考的狀態。”一個人,讀、背、記,在充足的獨立空間中,和在漫長時間的積淀下,孫錫瑛的專注投入釋放出一加一大于二的效能,逐漸得到了正向反饋。她開始接納孤獨,享受孤獨:“這種體驗其實很珍貴,因為我發現突破和進步是要用孤獨來成就的。”
彭雅唯——不懈努力邂逅溫暖
發現對日語翻譯的興趣后,彭雅唯便有意識地向這方面靠攏,以期發展出特長。為引導學生思考未來方向,日語系在大三時期舉辦了多場關于考研與就業等內容的講座。考研專題講座上,老師會就考研意義、備考策略、信息獲取等方面提供建議。正是這些入門級的引導,讓彭雅唯對于考研形成初步了解與思考、把目標鎖定在翻譯碩士上。目標明晰加快前進步伐,求穩的做事風格也讓彭雅唯在大三中期便啟動了復習計劃,并一以貫之,無論期間心理狀態如何,她奮進的步伐都不曾停歇片刻。后期她注重分析真題的做法,也讓努力更具有針對性。
復試第一名、綜合排名第二成績的取得,為彭雅唯的南大考研之路畫上句號。談及考研上岸的原因,她引用了日語大一課文中的一句話,來說明日積月累的常態化努力對于語言能力培養的重要意義。她還表示:“很感謝在我復試準備過程中,李俄憲教授提供的日本禮儀指導和范文老師預演的模擬面試,感謝老師們為我打下堅實的語言基礎,給我鼓勵和信心。”努力的身影并不孤單,途中遇到其他考研學子的經歷也給予她觸動。“我其實是考研群體中的一個,雖然大家目標不同,但是努力的姿態卻很相似,我不是一個人在戰斗。”華師的考研氛圍融入奮斗底色,傳遞堅守信念,在互相感染帶動的化學反應中形成良性閉環,釋放出超倍力量。
從轉專業到考研,彭雅唯的一切選擇與努力均出自對日語的熱愛。對于未來,彭雅唯表示自己會堅守初心不松懈,在南大進一步增長才干,不只是局限于筆譯,也會往口譯等各方面去突破。日語系主任李俄憲在新生研討課上提出的期許還讓她記憶猶新:“我希望自己可以成為‘日語+’復合型人才,不僅具備扎實的語言技能,更能運用日語進行跨文化溝通,為祖國外交事業添磚加瓦。”用熱愛托起理想,用志向指引未來,日語系學子的精彩故事未完待續。
良苗出于沃土,志士成于明道,此次考研成果既是對日語系學子專業素養以及綜合實力的深刻體現,也是對日語系的學科建設以及人才培養方式的肯定。華中師范大學日語系服務國家人才戰略需要,用科學的方法、專業的態度、前沿的觀念,以培養具有跨文化交流能力、全球意識的日語復合型人才為著力點,堅持發展多層次、寬視野的日語教育。未來,日語系將繼續做好專業特色突出的學科教育,為國家蓄力、與國際接軌,為國家外交事業培養人才,講好國際化的中國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