力行資助育人 心系學生發展——專訪安徽省(學校)優秀學生資助工作者邢冰
日日耕耘,堅持做好資助工作;孜孜不倦,熱心幫助貧困學生。她曾獲“安徽省優秀德育工作者”、“中國扶貧基金會全國新長城項目先進個人”、“安徽大學管理育人先進個人”、“安徽省學生資助工作先進個人”等多項榮譽稱號,最近又被評選為“安徽省百名優秀學生資助工作者典型”。當被問及為什么能夠從事學生資助工作十六年之久的時候,她只是說,“沒想那么多,我只想盡力做好自己的工作。”她就是安徽大學學生發展中心副主任邢冰。
十六年如一日勤懇工作無怨言
從來到學生處接手學生資助工作算起,邢冰在這個崗位上堅守了十六年。她坦言,對這份工作最直接的感受就是辛苦。“特別是到了下半年進入評獎評優的學期,從頭忙到尾。因為關系到每一個學生的切身利益,給學生少發一分錢都不行。”回憶起前八年從事具體資助工作的經歷時,邢冰不禁感嘆:“早些年的信息化水平不高,沒有系統,大部分工作靠大家手工填報,學校每年要給上萬人次的學生發放三千余萬元的資助款,學生的學號和銀行卡號必須一一匹配才能發放成功,在匯總數據、核對學號及發放金額等方面,我們與院系的輔導員、財務處工作人員都要花費很多時間和精力,往往大家都下班了,我們還要繼續加班,做好學生資助工作的確實壓力很大,責任也大。”
盡管資助工作繁瑣艱巨,十六年來邢冰卻未出現一例失誤,更是沒有一句怨言。即使在走向管理崗位,邢冰也一直將這份工作的責任感和榮譽感看得最重。在她的帶領下,目前學校逐步形成了一個愛崗敬業、積極進取、團結向上的學生資助工作團隊,從院系資助工作經辦人到學校從事資助工作的同事,“大家都始終保持著高度的責任心,認真踏實、默默無聞地承擔著這份工作,他們是我校資助工作一直躋身全省前列的中堅力量。”
幫困扶志育人才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邢冰積極尋找德育工作和資助工作的契合點,將促進大學生全面發展作為資助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為受助學生打造了勤工助學、愛心社團、社會實踐等育人平臺。2003-2010年擔任唐仲英愛心社指導老師期間,邢冰帶領學生在全國高校中率先建立社團網站,指導學生在校內外開展了大量公益活動,其中愛心社開展的招募“愛心使者”、評選“愛心之星”的做法被美國唐仲英基金會在全國高校推廣。
“我印象最深的一個學生,他的學習成績在班級名列前茅,但在剛進入社團時幾乎不與老師同學交流,經常一個人躲在角落里,被同學們硬拉著參加活動。在社團活躍互助的氛圍感召下,后來的他就像換了一個人,自信的微笑時常洋溢在臉上,他不僅以極大的熱情給學弟學妹們講授學習方法,而且還在經濟拮據的情況下拿出錢來幫助他人。”邢冰說。多年的工作讓她深刻認識到,資助工作的意義不僅是幫助學生解決學費問題,更要將促進經濟困難學生全面發展作為資助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多措并舉全方位開展工作。多年來,在學校領導的關心下,在院系和職能部門的大力支持下,學校資助工作通過不斷健全資助體系、規范資助工作機制,為家庭經濟困難學生搭建情感交流、能力提升、感恩回饋的育人平臺,在幫助困難學生重塑自信的同時,有效增強了學生的社會責任感和自律自強意識。
認真思考勇創新與時俱進服務貧困學子
2013年根據省教育廳要求,邢冰和同事一起設計了全校家庭經濟困難學生走訪活動方案。在校領導的帶領下,全校21個院系的黨委書記、分管學生工作副書記、學生輔導員等共同參與走訪貧困生家庭,實地了解學生家庭經濟困難情況,向學生家長介紹國家和學校的資助政策,助力學生成長成才,家校聯合形成教育合力。
2017年3月,安徽省學生資助中心將安徽大學列為“首批安徽省智慧資助試點單位”。為了做好智慧資助工作,邢冰牽頭成立了學術專家、院系資助工作經辦人、現代教育技術中心有關人員等組成了“安徽大學智慧資助課題組”,對學校十年學生資助工作進行全面總結,結合我校資助工作實際制定了《安徽大學學生就學壓力測評表》。經過一年多的時間,先后對學校3萬余人次學生的數據進行反復測試,不斷修正分析維度、評估參數、權重占比、計算公式等,最終形成了一套用于精準識別的標準。同時,結合資助工作的核心目標、管理機制、參與角色、工作流程等綜合指標打造一套學生資助工作系統。2018年9月,“學生就學經濟壓力測評體系”和“學生資助業務系統”運用于本學年的學生資助工作,將5801名2018級新生的就學經濟壓力值且按分數高低進行排序,通過“線上線下”、“人工系統”相結合的方式,按“就學壓力指數”排序分配了全校新生助學金指標。這套自主研發的學生資助系統在全國高校資助工作中尚屬首例。
“作為安徽省十一所高校智慧資助試驗高校之一,安徽大學有著自己的榮譽和驕傲。我們希望在資助工作方面也把安徽大學這塊牌子扛在最前面,這份責任我們責無旁貸。”邢冰對未來的工作充滿信心。
時間:2023-03-10 作者:多彩大學生網 來源:多彩大學生網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