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付出了很長時間,可能收獲的喜悅大概也就只有一兩天,后面你需要繼續前行、繼續努力,好好地把教書育人、學術事業做好”。他不僅是一位醉心科研的學者,更是一位能帶動身邊學生和青年老師發展的良師益友。他用實際行動影響著身邊的人,為安徽大學會計學科的發展貢獻著自己的力量。他就是安徽大學商學院周澤將教授。
深深科研夢
在安徽大學任教的8年間,周澤將已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2項,發表安徽大學三類以上期刊論文14篇,入選全國會計領軍后備人才、省學術與技術帶頭人后備人選和****學者,獲得省部級科研獎勵3項。在這些出色的科研成績背后是他多年的堅持不懈和刻苦鉆研。之前因為安徽大學會計學科的發展基礎比較薄弱,長時間缺少《管理世界》、《中國工業經濟》、《會計研究》等權威期刊的發表記錄,周澤將一直都在默默堅持,前后投稿十幾次,堅持了大約6年多時間,每一次失敗的經歷都成為他奮斗的新起點,終于功夫不負有心人,在2018年和2019年他相繼實現了諸多權威期刊的發表,《管理世界》的稿件刊發甚至實現了安徽大學工商管理學科《管理世界》長篇論文零的突破。他說:“人要毫不氣餒,始終向一個目標努力,你才能有所收獲。如果放棄,你將永遠都不會有收獲”。
周澤將在科研方面的鉆研和努力,很多老師都看在眼里,印象深刻。“在周老師評上教授職稱后,很多人會覺得,這么年輕就破格評上教授后可能會稍微放松一下,結果發現,他根本沒有停下來,反而比之前走得更快了。記得去年下半年,有一次我們學院舉行商學院的學術論壇,邀請了很多校外的專家、學者過來。會議是在8點鐘正式開始,而當時周老師恰有一篇論文需要修改,他早上應該5點就起床了,大概修改了2個小時論文,改完以后就馬上過來參加這次會議”,黃荷暑老師這樣回憶道。在不斷提高自己科研水平的同時,周澤將還帶動了身邊的青年老師一起進步,協助培養3名青年教師攻讀了博士學位。“周老師主動帶了我們系的幾個年輕老師,包括我和其他老師一起,大概持續了一個多學期的時間,每個星期三下午,就像導師帶著學生一樣指導我們,從最開始的文獻閱讀、到數據處理、到論文寫作”,黃荷暑老師說到這些時不斷地感嘆過去的不容易。
切切良師心
在研究生鄒冰清的印象里,周澤將老師一直是努力,勤奮的代名詞。“如果老師看我們文章的話,早上就會起的特別早,比如3、4點起床給我們修改論文。5、6點就會發消息告訴我們應該怎么修改。他這種精神也是不斷激勵我們學生更加刻苦努力的動力”。周澤將用以身作則的方式去潛移默化地影響學生的同時,也用自己的方式去關愛學生,做學生的良師益友。他認為“所有的學生還都是孩子,孩子是可以犯錯誤的。偶爾犯一些錯誤,你要理解他,慢慢地將他引導上正確的道路”。
“老師在學術方面給了我們特別多的幫助,特別是保研方面的幫助。我是一名推免生,在申請學校時,周老師給我提出的建議,特別是在面試方面的建議,真的對我的保研之路提供了非常大的幫助。”已經保送至浙江大學碩博連讀的本科生徐怡然這樣說到。在之前的教學過程中,周澤將發現大部分老師都沒有一間固定的辦公室,當學生有問題時很難找到老師。為了更好地為學生解答關于考研、保研、出國、就業等問題,他特地將周三下午定為學生固定接待時間,并為學生寫作或修改推薦信上百份,義務指導若干名會計學碩士生閱讀國內外文獻。他為提高保研比率不斷做出努力,讓很多學生都有機會進入985高校或者知名211財經類高校深造。
除了這些學術教導外,周澤將還很關注學生創新實踐等方面能力的提高,經常鼓勵和指導學生參加創新創業的比賽和課題。“周老師為人非常親和,也很鼓勵我們大學生主動參與創新創業項目。從整個大創項目的選題、論文文獻整理、申請書寫作以及結項,他都給了我很多的幫助”。在他悉心地指導下,學生們取得了不錯的成績,曾獲得過國家級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項目2項、省級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項目3項、大學生科研訓練計劃項目1項等學生資助類課題立項。周澤將對學生無微不至的關心,以及對教學和科研的熱愛和奉獻,傳承著李世雄“愛學生,輕名利,重奉獻”的精神。
濃濃安大情
為申請工商管理一級學科博士點盡自己的一份力,一直都是周澤將想為安徽大學做的事情。在新中國成立70周年之際,周澤將也說出了自己對未來的期許,“我要在自己能力范圍內,盡可能發表好的文章,拿到更多獎項和更多項目,為學校的工商管理學科建設和整個學校的文科學科建設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