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教”“教育發展”“鄉村振興”這些字眼在陳曉娟的心中早已埋下了種子。2021年的8月,她帶著華中農業大學第17屆研究生支教團志愿者的新身份如愿返回了自己的家鄉——貴州省畢節市百里杜鵑管理區大水鄉,在本禹希望小學開啟了為期一年的支教生涯。
2022年2月7日,一通來自支教所在地村委會的電話,讓寒假中的陳曉娟又忙碌了起來。畢節市為進一步鞏固脫貧攻堅成果,助力鄉村振興,提升就業質量,推出了首屆“春暖烏蒙情系鄉賢”千村直播帶崗大賽。通過大水鄉箐山村的推薦,陳曉娟毫不猶豫地報名參加了本次賽事,埋在她心中的那顆種子急遽萌芽。
支教老師與帶崗主播雙重身份的疊加,讓她為每一次帶崗直播做足了準備。2月13日,陳曉娟迎來了第一次帶崗直播,但直播效果卻差強人意。直播結束后,她一遍遍觀看回放,終于發現關鍵問題所在——所選崗位與家鄉村民的需求不匹配。于是,陳曉娟開始與附近的村民進行訪談交流,切實掌握了他們的工作需求;同時,她也留意到了支教小學留守兒童較多的實際情況,希望更多家長能夠回到孩子的身邊工作,讓孩子們在父母的呵護下健康成長。所以,在之后的直播中,她將村民心儀的崗位以及離家較近的企業作為重點向大家推薦,得到了很好的反響。
一個月之間,6場直播,56個崗位,累計13000以上的觀看人次,一半以上的崗位被瀏覽并報名,為家鄉的父老鄉親們提供了大量的工作機會。陳曉娟憑借著一次又一次的精心準備與耐心講解從1500余名帶崗主播中脫穎而出進入決賽,最終榮獲大賽“最佳達人主播”稱號,這使她看到了自己在鄉村振興道路上繼續“黔”行的方向。
賽后,陳曉娟說道:“回到家鄉支教將是我人生中最濃墨重彩的一筆,我也想通過參加這次比賽來真正為家鄉的鄉村振興建設貢獻一份自己的力量,在未來的路上,我將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在鄉村振興的康莊大道上盡自己最大的努力繼續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