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怕做一顆平凡的螺絲釘,一片燃燒的雪花,也要發揚好志愿服務精神,展現中國青年的風采。”8日,在北京冬奧會冬殘奧會總結表彰大會上,北京工業大學學生高文彬獲北京冬奧會冬殘奧會突出貢獻個人稱號。今年年初,高文彬身穿“天霽藍”,在北京冬奧村和“鳥巢”奉獻著他的青春力量。
瘦高個兒、微卷短發,圓框眼鏡下一雙會笑的眼睛,高文彬給人的印象一直是親切友好、文質彬彬的。“我的性格也是如此,遇到需要幫助的人就想幫一把、扶一下,也很享受志愿服務所帶來的成就和滿足感。”在北京冬奧會期間,他作為國家(地區)奧委會助理(NOC助理),常被大家稱為冬奧村里的“勞模”。
2021年10月,高文彬就提前上崗,投入到北京冬奧村的賽前籌備工作中。早晨七點迎著朝陽出發,傍晚八九點鐘頂著月亮回校,他幾乎每天都往返于學校與北京冬奧村間。“那時,我負責北京冬奧村800多名志愿者的線上培訓、身份系統錄入及分發注冊證件,工作充實又忙碌,也為此后在北京冬奧村的志愿服務工作積攢了不少經驗。”
三個月后,北工大志愿者正式上崗,高文彬化身北京冬奧村的“活地圖”,帶領志愿者們實地勘探,一遍遍熟悉路線和點位,到物流倉庫領取防疫物資。為了讓志愿者們喝到充足的飲用水,高文彬推著小推車,在寒冬里往返冬奧村兩地,近兩公里的路,一跑就是好幾趟。“滿頭大汗,手凍得沒了知覺,當時就一個想法,讓大家能在冬奧村里過得舒適,工作也就有了干勁。”
作為助理主管,高文彬既要做好志愿者的后勤保障工作,又要充當“百事通”,協調各業務領域,處理緊急情況。他常接到助理們打來的求助電話:代表團急需插線板、想要一張額外的床、連不上打印機……針對每種情況,高文彬都能及時想辦法解決問題,并耐心地安撫助理們的情緒。“有高文彬在,我們工作踏實多了。”一位助理感嘆道。而在高文彬看來,能為他人多做點事,自己也會感到幸福。
8日,在北京冬奧會冬殘奧會總結表彰大會上,高文彬迎來人生的“高光時刻”——榮獲北京冬奧會冬殘奧會突出貢獻個人稱號。頒獎臺上的他再次露出標志性的笑容,自信且友好。如今,充實忙碌的冬奧之旅已落幕,高文彬還將帶著志愿精神和北京冬奧精神繼續前行。大四結束后,他將作為該校研究生支教團的一員,遠赴祖國西部進行為期一年的支教工作。“我想給那里的孩子們講冬奧故事,把志愿精神傳遞得更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