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西部去、到基層去、到祖國最需要的地方去!2019年7月,石桃珠積極響應號召,胸懷回報家鄉的赤子之心成為貴州省從江縣下江鎮的一名西部計劃志愿者。
兩年多的志愿服務歲月里,石桃珠始終以實際行動踐行著“服務社會、幫助他人、提升自我、實現價值”的忠誠誓言,在故鄉的土壤上揮灑青春,報效桑梓。
“石妹”為家鄉發展建言獻策,做鄉民群眾的知心人
“石妹,今天我兒子去廣東打工去了,聽講現在出去打工可以領衣服是嗎?”“是的,吳奶,現在疫情緩和了很多,為了不讓疫情影響我們的生產生活,現在政府大力鼓勵在家的勞動力外出務工,一個人可以領三套衣服(夏、秋、冬各一套)呢,您老人家先坐等一下,我這里幫您兒子登記一下外出務工信息,你兒子是去哪里打工……”年初,在從江縣下江鎮許家橋社區的黨務政務一站式服務大廳里,網格員石桃珠正在忙碌地幫助群眾辦理著“暖心事”。
石桃珠的服務崗位是許家橋一站式服務大廳。雖然她年紀小個子也不大,每天為了群眾的事,她東奔西走,樓上樓下忙個不停,小小的身軀里迸發出大大的能量。
從農村到城鎮,從江縣下江鎮許家橋社區的“新居民”們面臨著“如何穩?如何融入?如何富?”的問題。為破解這一難題,石桃珠和社區工作人員創新工作思路,主動擔當作為,以黨務政務一站式服務大廳為支撐,切實提升許家橋社區治理能力與服務水平。通過配置網格員、樓長的方式,分別對11棟樓進行區域管理,開辟了一條管理服務搬遷群眾的新路子。
石桃珠幫助群眾春耕備耕
“許家橋社區有些老人和小孩對‘新家’的生產生活設施不太適應,有時候燈泡壞了、廁所堵了,也會通過電話求助我們,我們總是以最快的速度‘上門服務’。”石桃珠說道,“中秋、端午等一些傳統節日期間我們會舉辦集體活動,增強他們的融入感、歸屬感和鄰里關系。同時我們還會不定期聯系愛心志愿服務隊,到小區內開展義診、義演、法律宣傳等服務,增強他們的滿意度。結合文明城市創建的工作實際,我們動員易搬群眾參與‘周五衛生日’環境整治活動中來,增強了他們的主人公意識”。
“石老師”為社區教育貢獻才智,做關愛兒童的大姐姐
住在許家橋社區的居民,大多數都是從農村來的,文化程度不高。有些家長外出務工,留下老人在家照看小孩,孩子們的功課無人輔導。了解到這一情況后,石桃珠依托“四點半小課堂”,為留守兒童、困境兒童開展學業輔導,用實際行動將課后無人輔導的“囧”途變成了坦途。
石桃珠表示,除了開展課后輔導外,心理疏導、愛心陪護也是他們的工作內容。孩子的父母外出務工,孩子成為留守兒童,缺少父母的陪伴。志愿者們堅定地站在孩子們的身后,做他們的堅強后盾,有效地解除易地扶貧搬遷戶家長們的后顧之憂。
崗位是平凡的,青春是火熱的。從2019年8月到今天,石桃珠已經在許家橋工作兩年了。她和許家橋社區的居民們都成了一家人。看病就醫報銷、勞動力就業上崗、申請教育資助等等,每一件“家人”的事情她都記在“小本本”上,然后,一件件地上報、一樁樁地解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