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6日,重慶市南川區大有鎮指拇村,一輛黑色桑塔納轎車行駛在油化公路上,碰上趕路的村民,司機就捎上他搭一段“順風車”。
司機名叫唐祥義,是一名“山茶花”鄉村振興志愿者,也是指拇村駐村工作隊隊員。駐村以來,他所駕駛的汽車,已成為當地村民的“免費公交車”。
唐祥義3歲時不幸患上脫髓鞘病變,成長過程中一直受疾病折磨。2013年,17歲的唐祥義病情愈加嚴重,生活也無法自理。就在此時,共青團南川區委的一名志愿者找到他,不僅送來了生活物資,還鼓勵他要堅強地與病魔抗爭。病情好轉后,大學期間的唐祥義也成為了一名志愿者,利用寒暑假做志愿者工作。2019年8月,大學畢業后的他放棄城里的工作,來到指拇村成為一名志愿者。
“就像西部計劃的口號那樣,‘到西部去,到基層去,到祖國最需要的地方去’,大學一畢業,我就加入了‘山茶花’鄉村振興志愿者隊伍。”唐祥義說。
剛來到指拇村,唐祥義就遇到了難題。“到基層開展脫貧攻堅駐村工作的懵懂,我好像一只迷途的羔羊,充滿了無助與絕望、無聊與孤獨,大山深處的昆蟲與其他動物,都讓我失眠、緊張、不安。”唐祥義說,最讓他感到棘手的是不懂如何與村民搞好關系,“鄉親們覺得我們是外人,都不愿意讓我們幫忙。”
指拇村三社村民康方旭是唐祥義的幫扶對象。在一次入戶走訪時,他正好碰上康方旭急著出門要去鎮上辦事,于是唐祥義提出讓康方旭坐他的車去鎮上。當了一回“免費”司機后,兩人的關系也逐漸拉近。
唐祥義想到,不如讓村上的鄉親們都搭上自己的“順風車”,拉近自己和鄉親們之間的距離。自那以后,唐祥義時不時就開上汽車幫助要出遠門的村民。一年下來,唐祥義汽車儀表盤的里程數足足多了近1萬公里,換來了村民們的認可。
“小唐,你能幫我們賣點農產品嗎?”和村民們成為朋友之后,大家想找唐祥義幫忙尋求農產品的銷路。
唐祥義走訪調查后發現,村民的農產品有被商販壓價的現象。“就拿玉米來說,頭天一斤還能賣1塊5左右,第二天價格就變成了9毛,第三天就只有8毛。”唐祥義說。
為了幫助村民們解決農產品的銷路問題,唐祥義自己掏腰包購買了600斤玉米。同時,他在網上聯系其他志愿者,并在朋友圈為村民打起廣告,充當“代銷員”。如今,唐祥義已共計幫忙銷售玉米4820斤、7955元,20只土雞、2400元,200斤、蜂蜜20000元,50斤高粱酒、1500元,為村民解決了燃眉之急。
今年7月底,唐祥義的志愿者服務工作就要結束了。如今的指拇村,基礎設施建設和人居環境有了很大提升,為鄉村旅游發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礎,鄰近的指拇山也成為南川區鄉村旅游熱門景點。唐祥義說,在接下來的時間里,他將繼續引導村民搞農家樂發展鄉村旅游產業,讓大家增收致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