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培長報紙博物館館共收藏有各類報紙5000多種,15萬份, 從黨的七大報紙開始,一直到黨的二十大報紙,連接起一個跨越年齡、年代的歷史輪廓。實踐隊員們被眼前琳瑯滿目的各類報紙驚艷,對“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的集報展深感興趣。《新華日報》、《人民日報》、《湖北日報》等標志性報紙記載著中國人民浴血奮斗求解放、豪情滿懷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偉大歷程。73歲的程培長館長用心良苦,花了四十年心血辦起了報紙博物館,收集整理出了一部中國共產黨的成長史。社會實踐隊員們在一張張被精心收藏的報紙中重溫紅色記憶,接受精神洗禮。

探憶·裕農實踐團隊在講解員的帶領下走進紅色革命的艱苦奮斗歲月,其中,歷史最悠久的報紙,是1745年的線裝《邸報》,以及1879年的《申報》、1889年的《京報》。《邸報》上記述了乾隆十年進士題名的情況。為了有效保存報紙的原貌,程培長老館長自費把每張報紙進行封裝過塑,充分發揮了一個老共產黨員無私奉獻的精神。打開一張張泛黃的老報紙,就像打開了一幅幅真實生動的歷史畫卷,社會實踐隊員們在舊報紙中感受其歌頌黨的豐功偉績,傳播紅色記憶,傳承紅色基因, 講好中國故事 。

面向新時代,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思想上的灰塵要經常打掃。”紅色基因凝結著一代又一代中華兒女艱苦奮斗、砥礪前行的信念追求,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強大動力,這種寶貴的精神財富需要實踐隊員們,需要更多新青年們傳承。
(編輯人 黃欣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