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物學子三下鄉——走訪慰問老黨員,共憶黨史、共話初心
百年征程波瀾壯闊,百年初心歷久彌堅。中國共產黨人始終肩負著為人民謀幸福、為民族謀復興、為世界謀大同的偉大使命,篳路藍縷、砥礪前行。作為新時代的青年,我們要善于從革命前輩們身上汲取優良精神品質,繼承和弘揚革命先輩們的優良作風。老黨員是社會、歷史給予我們的一筆無形的資產,這是用多少金錢都無法衡量的。喝水不忘挖井人,為了繼承并弘揚他們的精神,2023年7月11日在青州市廟子鎮北崔崖村,濰坊理工學院格物書院“筑巢引鳳,助力鄉村”實踐隊,在程文君、張鳳磊、李晴三位老師的帶領下先后拜訪了張永林、王文書、張永勝等七位70歲以上老黨員,與老黨員們一起共憶黨史,共話初心。
老黨員李同田爺爺向我們講述他的入黨歷程以及入黨后一些印象深刻的事。李同田爺爺回憶說:“共產黨能依靠群眾,起模范帶頭作用,所以能得民心,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正是我們黨的宗旨。”給我們上了深刻的一課,使我們受益匪淺。
老黨員張永林爺爺給我們講述他的傳奇經歷,爺爺從小就關心國家大事,積極幫助遇到困難的人們。爺爺說:“要說到為人民服務,就要做到不怕苦、不怕累,要有一顆為人民服務的心!”共產黨員無私奉獻的大無畏精神是多么令人敬佩呀!
實踐隊成員通過走訪慰問70歲以上老黨員,聆聽他們的一個個紅色故事,讓我們看到了共產黨員的鑒定信仰,始終不變的初心,矢志堅守的使命,深深感受到一代又一代共產黨員的初心和使命,即時當勉勵,歲月不饒人,與老人們近距離的交談,是此刻筆尖下寶貴的財富。中國也正是在代代共產黨人的接替中,跨過了許多磨難,不斷地延續著。作為當代青年的我們,生逢其時,應許凌云之志,以中流擊水的氣魄、囊螢映雪的勤勉,接續前人的事業,為理想和國家不斷奮進,勇擔大任,成大才,堅守人生底色,傳承紅色基因,譜寫時代華章,不斷為開創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貢獻青春力量。
作者:李欣 來源:多彩大學生網
- 安徽學子下三鄉:科技創新,翹首未來
- 馬鞍山7月7日電(通訊員 方宇浩 李曉宇)。七月一日,為了解當代大學生對大學生互聯網+比賽的參與情況,安徽工業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
- 08-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