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學進課堂,英語融思政——“國學進英語課堂思政教育研究隊”順利開展暑期社會實踐活動
為分析傳統國學文化與中小學英語課堂思政教學的融合路徑,讓學生以外圍視角深入了解傳統國學文化,同時讓學生深思傳統國學文化、講好中國故事,助推中華文化更好地傳播,廣西師范大學“國學進英語課堂思政教育研究隊”于2023年7月3日至7月18日,分三次在廣西壯族自治區桂林市地域范圍內開展調研活動。
7月3日,團隊成員前往廣西師范大學外國語學校。學校附近便是歷史文化街。文化街墻上有著歷史悠久的優良文化碑石雕刻,在觀賞過程中,成員們對中國的優秀傳統文化增進了了解,在無形中增強了文化自豪感與認同感。
到了校門口等待片刻后,團隊便跟隨楊桂杰老師走進廣西師范大學附屬中學的閱覽室,其他老師陸續來到。團隊成員與老師們進行了細致交談,了解了英語課堂教學中傳統文化思想元素的涉及情況。
團隊成員與老師進行訪談
7月10日,由于與老師的時間協調問題,對桂林中學和育才小學的調研由線下改為了線上。雖然不能和老師們面對面交談,但是團隊成員提問的熱情和老師們回答問題的耐心并沒有因此消減。老師們均耐心細致地回答解惑,其中關于如何更好地實現國學思政融入英語課堂的見解更是讓團隊成員受益匪淺。
7月18日,團隊依次抵達雁山中學和君武小學,對老師和學生進行調研走訪。在走訪中,團隊得知,老師們會經常性地在英語課堂上用英語給學生普及中國傳統文化,培養交際能力。高中老師提到,這些年來,無論是高考的真題或者是各個省市的模擬題都已經加大了對中國傳統文化的考察。
校內光景
與訪談老師的合照
經過此次調研,團隊成員意識到,教育要從小抓起,要系好第一顆紐扣,就要重視中小學生的國學教育。做好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傳承與傳播、堅持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在民族認同的主體地位是青年一輩應當承擔起的責任,也是青少年不可推脫的義務。
作者:方子欣,藍博雯,梁宇平,呂彥彥,陸夏營 來源:廣西師范大學“國學進英語課堂思政教育研究隊”
- 鄉村振興,文化先行
- 鄉村振興,文化先行。近年來,為展現鄉村文化振興,廣西建設職業技術學院“筑鄉共凈”服務團決定組織一場萬茂村首屆鄉村文藝晚會,讓村
- 0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