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代呼喚擔當,民族振興是青年的責任。”作為新時代的青年,我們肩負著時代賦予的使命與擔當。今年寒假,我有幸參與了“雅言嵐山,振鄉新篇”方言文化振興實踐團,深入日照市嵐山區,開展了一場意義非凡的方言文化調研之旅。
1月13日至19日,我們走訪了嵐山漁港、趕海園、風帆廣場等代表性景點。每到一處,我們都通過實地考察、資料查閱等方式,全面了解景點的歷史背景和文化內涵。通過對多位群眾展開訪談,我們深入了解嵐山區的歷史沿革、風俗習慣、傳統技藝等方面的背景信息。
1月20日至26日,我們深入基層社區、鄉鎮,與當地群眾廣泛接觸、深入交流。在這個過程中,我們詳實記錄了嵐山區的特色語音系統與地方詞匯。那些富有地方氣息的方言文化讓我們更加堅定了保護和傳承方言文化的決心。
調研結束后,我們并團隊繼續與嵐山區文旅局合作,共同修訂《嵐山方言與民俗文化符號冊》。這本手冊全面梳理了嵐山區的方言特點和民俗文化符號,為認識研究嵐山地區方言特點和演變規律提了供詳實的資料參考。
在這次社會實踐中,我收獲的不僅僅是專業知識和實踐技能,更是一次心靈的洗禮和成長。我深刻認識到,方言文化是地域文化的根脈,是連接家鄉與游子的情感紐帶。在普通話普及的今天,方言的傳承面臨著諸多挑戰,但我們不能讓這些寶貴的文化遺產在時代的浪潮中消失。作為新時代的青年,我們有責任、有義務去保護和傳承方言文化,讓鄉音在新時代綻放出更加絢爛的光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