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9月,習總書記在全國教育大會上強調:“緊緊圍繞立德樹人根本任務朝著建成教育強國戰略目標扎實邁進。”在具體教學活動中,第二課堂是在第一課堂之外組織的以提升學生綜合素養為目的的學習實踐活動,是學生全面成長的重要載體和平臺。
為探尋川內高校“第二課堂成績單”建設現狀和發現“第二課堂”發展存在的困境與問題,近日,四川農業大學校團委學生第二課堂成績單運營中心在劉美伊老師的帶領下組建紅育先鋒實踐團積極開展實地調研、文獻分析、訪談和問卷調查并嘗試從多維度提出優化路徑,希望為高校第二課堂發展建言獻策,助力培育“時代新人”
一、尋根溯源:育人基石——“第二課堂”制度與機制調研
圖 1-團隊成員進行線上連線
實踐伊始,紅育先鋒實踐團通過騰訊會議線上連線成功開展了“第二課堂”制度與機制研討會。本次研討會聚文獻綜述小組則對“第二課堂”的概念、特征、發展歷程以及國內外相關研究進行了系統梳理,為項目提供了堅實的理論支撐。
據悉,四川省“第二課堂”制度自2016年起逐步發展,從早期探索到系統化實施,形成了具有地方特色的教育模式。2016年,共青團中央推動高校第二課堂改革,四川省高校積極響應。2018年,四川農業大學率先實施并上線“i川農”APP,實現活動課程化、記錄規范化和成績可視化。此后,各川內高校不斷完善制度,優化評價機制,推動第二課堂與“五育并舉”深度融合,為學生全面發展提供重要平臺。
- 扎根實踐:育人成效——“第二課堂”學生發展需求分析
圖 2-團隊成員進行實地訪談
實踐開展中,從“第二課堂”制度下各高校育人發展現狀的初步分析,紅育先鋒實踐團通過實地訪談和問卷調查的形式開展了“第二課堂”機制調研中項目設計、組織管理、平臺運行、激勵機制等關鍵環節的深入挖掘以及“第二課堂”學生發展需求與高校設置機制適配性的剖析,開展本次社會實踐的主體內容。
圖 3-團隊成員進行實地宣講
通過實踐調查結果分析,川內98.15%的學生所在學校有第二課堂制度,且大部分學生對“立德樹人”理念和學校二課政策有一定了解。學生參與二課活動的積極性較高,其中39.62%的學生參加過31個及以上活動。大部分學生認為二課活動開展合理且類型多樣,對自身有幫助。在對教育或培養人才相關概念的重要性評分中,誠信正直、批判思維、學習能力等得分較高。學生認為人格培養、民族認同與愛國情感等因素對二課活動的成功開展至關重要。此外,學生對二課活動的預期和各板塊活動數量分布的合理性評價較為中肯,但也提出了一些改進建議,如加強實踐、動手能力培養等。
三、未來展望 未來,紅育先鋒實踐團將繼續秉持嚴謹的學術態度和創新的研究精神,緊跟時代潮流,挺膺青年擔當,依托大數據分析與新媒體宣傳的優勢,深入挖掘“第二課堂”的育人潛力,為高校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建設者和接班人貢獻更多智慧與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