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7日,廈門醫學院藥學院的同學們開展了一場意義非凡的社會實踐活動,此次他們前往廈門青礁慈濟宮,深入探尋保生大帝的傳奇與藝術,再感受閩南優秀傳統文化的同時,了解其的醫學精神的共通之處。
踏入青礁慈濟宮,古樸的建筑,裊裊的香煙,都在敘說著歲月的故事。保生大帝,原名吳夲,北宋民間神醫,一生懸壺濟世,深受百姓愛戴,后尊稱為神祇,承載千年信仰。廟中工作人員詳細講解其生平,從鉆研醫術,不辭辛苦治病救人,到羽化成仙的傳說,每個故事都深深打動在場每位同學的心弦。
圖一合照 林昊供圖
杏林問道,聆聽民間醫話
在青礁慈濟宮,醫學生們沿著中醫健康步道漫步,沿途保生大帝與其他名義的雕像錯落分布。
圖二保生大帝像 林昊供圖
他們駐足凝視,仔細端詳這些雕像探尋保生大帝的醫道痕跡,一尊尊雕像在夕陽的照耀下顯得栩栩如生,仿佛訴說著保生大帝治病救人的過往,展示著他運用針灸、草藥等療法救治患者的場景。
圖三凝視保生大帝像 林昊供圖
這些雕像不僅是藝術的呈現,更是醫學精神的傳承。學生們紛紛表示,要傳承和發揚這種精神,為患者提供更優質的醫療服務。
傳承醫魂,續寫文化新篇
此次社會實踐,不僅是對傳統文化的探索,更是對醫學精神的深刻領悟。師生們表示,將以此次活動為契機,積極傳播保生大帝文化,將其蘊含的醫道精神融入醫學實踐。廈門醫學院護理學院的此次實踐,為傳承和弘揚閩南優秀傳統文化注入新活力,也為培養具有深厚人文情懷的醫學人才奠定了堅實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