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實踐背景與目的
在全球綠色發展的浪潮中,減少塑料污染、促進農業可持續發展已成為全球共識。青島科技大學“膜法師”團隊積極響應國家號召,致力于研發環保型農業地膜,以替代傳統塑料地膜,解決其帶來的環境污染問題。本次實踐旨在通過前往臨清市農業農村局,深入了解當地農業地膜使用現狀,推廣團隊自主研發的超疏水全降解植物纖維地膜,推動農業綠色革命,實現經濟效益與環境效益的雙贏。
二、實踐過程
前期準備
團隊在出發前,對自主研發的紙質地膜進行了充分測試,確保其具備超疏水、可降解、抑菌等特性,并制定了詳細的產品推廣計劃。
實地調研
團隊抵達臨清市后,首先與農技中心辦公室的王主任進行了深入訪談。通過訪談,團隊了解到臨清市主要種植大蒜和西瓜,傳統塑料地膜的使用廣泛但存在諸多問題,如細菌滋生、難以降解、土壤板結等。同時,團隊也掌握了當地政府對環保農業的支持力度及政策導向。
產品介紹與推廣
團隊向王主任及農技中心工作人員詳細介紹了超疏水全降解植物纖維地膜的優勢,包括其環保性、經濟性(每噸售價僅為8,800元,遠低于傳統塑料地膜的12,000元)、增產效果(作物增產15%)以及支持連續種植的特點。通過現場演示和講解,團隊成功吸引了當地農業部門的關注。
收集反饋
在實踐過程中,團隊積極收集當地農民和農技人員的反饋意見,了解他們對新型地膜的需求和期望。這些反饋為團隊后續的產品改進和推廣策略優化提供了重要依據。
三、實踐成果
產品認可度高
通過此次實踐,“膜法師”團隊的超疏水全降解植物纖維地膜得到了高度認可。王主任表示,該產品不僅契合了綠色農業的發展需求,也為臨清市的農業生產帶來了新的契機。
市場前景廣闊
隨著國家對環保農業政策支持力度的加大和農民環保意識的提高,地膜的使用量逐年增長。團隊的新型紙質地膜憑借其獨特的優勢,具有廣闊的市場前景,有望為農民帶來實實在在的經濟效益。
推動農業綠色革命
團隊通過此次實踐,不僅推廣了環保型農業地膜,還激發了當地農民和農業部門對綠色農業發展的熱情。未來,團隊將繼續攜手政府和農民,共同推動農業綠色革命,實現可持續發展。
四、未來展望
展望未來,“膜法師”團隊將繼續深耕環保科技領域,不斷優化產品性能,降低生產成本,提高市場競爭力。同時,團隊將加強與政府、企業和農民的合作,共同探索農業綠色發展的新路徑,為實現鄉村振興和生態文明建設貢獻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