圓桌互動,與少數民族學生面對面、手拉手 面對面。實踐隊與上杭縣官莊民族中學的少數民族學生以圓桌分享會的形式深入交流。福州大學電氣工程與自動化學院副院長王武教授、學院團委副書記梁艷華老師、教授級高級實驗師陳建國老師參與圓桌交流,就理想信念、生活習慣、學習方法等方面,與民族中學的同學們親切交談,鼓勵同學們要樹立遠大理想,養成良好的生活和學習習慣,通過努力創造自己的美好未來,從祖國的花朵成長為國家棟梁。同學們暢所欲言,提出各種學習問題、抒發自己的對大學生活的憧憬,與實踐隊隊員們充分探討。
手拉手。伴著一路歡聲笑語,民族中學的同學們領著隊員們移步到戶外運動場,為實踐隊獻上了畬族舞蹈“竹竿舞”,并邀請隊員們一同加入,沉浸式體驗畬族民俗文化。

圖為圓桌分享會現場

圖為王武教授與民族中學的同學們親切交流

圖為實踐隊員與畬族學生一起跳畬族舞蹈“竹竿舞”
專業賦能,助力少數民族學生科技啟蒙 實踐隊在此前與上杭縣官莊民族中學黨支部共建的智能制造工作坊中,順利開展“科技筑夢,創新畬鄉”智能車主題活動。隊員們發揮專業特長,為當地少數民族學生講解智能車的組成構造、工作原理、編程調試以及使用方法,并介紹了無人機、機器人等人工智能產品的發展動態。同學們充滿好奇,聽得津津有味,并在實踐隊員的引導下分組進行智能車調試。智能車語音控制、手勢控制、藍牙遙控……新奇的體驗讓同學樂在其中,教室里充滿歡聲笑語。
隨后,隊員們化身小老師,組織當地少數民族學生進行PCB板錫焊訓練。在隊員們的悉心引導下,同學們繪制出一幅幅美麗的畫卷,有中國版圖的遼闊情懷,有“我愛祖國”的赤誠告白,還有黨旗國旗的紅色輪廓。活動現場,王武教授和陳建國老師用通俗易懂的語言向同學們講解理論知識,并親自示范,帶領同學們進行元器件選擇、線路布局、焊接成品、排除故障、調試功能,一步步點亮手中的發光二極管。

圖為陳建國老師為畬族學生講解智能車工作原理

圖為實踐隊隊員為孩子們展示電烙鐵的使用
國防教育,激發少數民族青年報國之志 實踐隊在上杭縣官莊民族中學開展主題為“胸懷愛國情,篤行報國志”的國防教育主題活動,為當地少數民族學生們帶來一堂別開生面的愛國主義教育課。
在本次活動中擔任教練員的實踐隊隊員童淅瑤是一名大學生退伍軍人。童淅瑤同學為當地少數民族學生們展示中國軍人的風采,分享自己兩年軍旅生涯的故事與參軍入伍的感悟,并對軍事訓練體驗的內容進行簡要介紹。同學們聽得入神,眼中充滿著期待。介紹結束后,童淅瑤組織訓練有序開始。站軍姿、齊步走、正步走、跨立……各項動作訓練有條不紊,循序漸進。童淅瑤一遍遍向學員們示范標準動作,講解動作要領。參訓的畬族小伙伴們也一點兒都不馬虎,嚴肅認真,令行禁止;在教練員的耐心指導下姿勢動作越來越標準,整齊劃一,利落有力,出色地完成所有動作訓練,稚嫩的臉龐上眼神堅毅,顯露出頂天立地的精氣神來。
訓練告一段落,愛國擁軍的種子悄悄發芽……“中國軍人太帥了!長大我也想參軍入伍,報效祖國!”學員小鐘興奮地說道。

圖為童淅瑤同學向當地少數民族學生介紹軍旅生涯

圖為童淅瑤同學帶領孩子們進行軍事訓練
技術助農,守護少數民族鄉親用電安全 實踐隊在畬族鄉當地開展主題為“義修有我,溫暖同行”的家電義務維修志愿服務活動。前來維修家電的鄉親絡繹不絕,實踐隊隊員們各司其職,有的負責接應村民,有的負責排查故障,有的負責動手修理,分工明確,井然有序,現場十分熱鬧。經過“小師傅”們的妙手回春,電飯煲、吹風機、破壁機等各式各樣的家用電器都“滿血復活”,恢復功用。一個上午的工夫,實踐隊員們幫助村民們成功修好十余件家電。
其間,不少村民為隊員們送來飲用水以表謝意,“本來只是抱著試試看的心態來,沒想到真的修好了,幫我們省了不少錢,太謝謝你們了!”村民們感嘆道。此外,實踐隊隊員們走街串巷,深入基層,向村民們宣傳日常安全用電知識,并為有需要的人家提供免費的家庭漏電檢測服務,為家庭安全用電保駕護航,排除隱患,得到了鄉親們的連連好評。

圖為實踐隊隊員正在維修村民的破壁機

圖為實踐隊員和村民與修好的家電合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