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的腳步
青春的腳步
£鄧洋茜子(城市與環境學院2201班)
烈日藍天,鞭炮炸響,回程的大巴旁,青春與稚嫩的交融,那是不舍的道別,是2024年暑期支教的落幕,也是青春的腳步。
半個月前,窗外也是艷陽高照,白云是天空放的風箏,熱浪翻滾,燥熱的風搖曳著沉重的玉米稈,水牛懶懶的躺在田間的水塘里,一切都是這么的相似……
“同學們下車吧,到支教目的地啦!”導員的話點醒在大巴上補覺的支教隊成員們。下車后,入眼的是五棟紅頂磚瓦房,中間的磚瓦房上掛著“村委會”的字樣,左邊的一棟是衛生所,右邊有兩棟是老年人寄住中心,在此之后,是該村的未成年人保護中心,那里就是我們將要給孩子們上課的地方。
初識,緣起于一份責任。
支教隊員們在稍作休息后,下午就引來了此次支教需要幫助的學生,他們的年齡不一,一年級至初二的學生都有,相同的是臉上都洋溢著好奇與笑容。在教學活動開始之前,我們舉辦了一次見面會,將所有學生和老師都聚在一起進行簡單的自我介紹。為了針對不同的學生給予不同的幫助,我們將學生分為小學部和初中部,初中部由三個隊員統一管理,小學部一個年級分配兩個隊員進行分開管理。在對學生的課程設置方面,統一按照興趣課與課業輔導交替,興趣課“五育并舉”的原則進行設置。
蛻變,在挑戰中成長。
在本次支教中,我負責的是初中部的課業輔導以及小學部的音樂課。第一節音樂課當我帶著音響走進小學部的教室后,同學們顯然猜到了本節課為音樂課,有不少同學甚至已經開始歡呼。為了支教后期文藝匯演的順利舉辦,同時也考慮到歌曲學習速度以及歌曲難度,我們選擇了《開心往前飛》這首歌,剛放出來就聽到同學們在大聲的跟著歌曲唱,雖然相隔大約十歲,但我們的童年似乎在這一刻重合。本次教學的難點放在了同學們對歌曲不同的熟悉程度以及對歌曲中休止符的處理不當上。為了解決第一個難點,我和我的搭檔帶著同學們對著歌曲進行了一遍又一遍的重復,確保每個同學都對歌曲有了一定的熟悉度。此后我們開始將歌曲拆分細講,在黑板上寫出較難的歌詞,對其進行畫斜桿以此來表示停頓,終于可以順利演唱。
夢想,在希望的田野上綻放。
在支教的日子里,最讓我動容的是孩子們對于知識的渴望以及對夢想的追求。他們當中的很多人,因為家庭的條件有限,從未離開這個小鄉村,但他們的眼神中卻閃爍著對外面世界的好奇與向往。有一個孩子曾寫道:“我的夢想是成為一名老師,把知識傳授給更多的人。”這句話深深的觸動了我,同時也更加堅定了我本次支教的決心。我開始更加賣力的教授學生們的課業,開始組織各種興趣課,如辯論課、勞動教育、美育課等,激發孩子們的學習興趣,拓寬他們的視野。看著他們在知識的海洋中遨游,我仿佛看到無數夢想在希望的田野上綻放。
離別,是為了更好的重逢。
回顧這段支教經歷,我深刻體會到教育的真諦——它是愛心的傳遞,是心靈的溝通。在支教的過程中,我不僅教會了孩子們知識,更學會了如何去愛、如何去傾聽、如何去理解。這段經歷讓我更加堅信,每一個孩子都是一顆獨特的星星,只要給予他們足夠的關愛和引導,他們就能在未來的天空中閃耀屬于自己的光芒。
作者:鄧洋茜子 來源:原創
- 青春的腳步
- “啟智筑夢,情暖童心”2024年暑期社會實踐活動心得
- 07-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