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湖南西部的群山環抱中,保靖縣蘊藏著一項非遺——松花皮蛋制作技藝。胡澤玉,這位來自湘西的匠人,不僅是保靖松花皮蛋的制作大師,更是這門傳統技藝的忠實守護者。她肩負著將傳統手藝代代相傳的重任,同時也在探尋著傳統與現代的融合之路,讓更多人領略到這份來自深山的獨特美味。
圖為松花皮蛋
師從大師,匠心獨運
松花皮蛋,作為中國傳統蛋制品的瑰寶,以其獨特的色澤、口感和香味征服了無數食客。胡澤玉深知,制作松花皮蛋需要精湛的技藝和深厚的匠心。她遵循古法,精選木炭灰、土堿、石灰、食鹽等原料,按比例混合后涂抹在巖鴨蛋上,再裹上一層黃泥,經過四五十天的腌制,最終呈現出色澤金黃、口感爽滑的松花皮蛋。
在傳承過程中,胡澤玉不斷探索和創新。她堅持使用桐子殼熬制土堿代替工業堿,使松花皮蛋更加天然健康。同時,她還對制作工藝進行了改進和優化,提高了松花皮蛋的品質和口感。胡澤玉表示:“松花皮蛋的制作雖然工具簡單,但工藝復雜。每一個步驟都需要精心把控,才能制作出美味的松花皮蛋。”
圖為胡澤玉表明自己的匠心
古方古料,品質至上
在制作松花皮蛋的過程中,胡澤玉始終堅持使用優質的原料。她介紹道:“保靖縣擁有廣闊的水域和豐富的水資源,為養鴨提供了得天獨厚的條件。當地老百姓素有養鴨的習慣,產出的鴨蛋質量上乘。同時,保靖縣還擁有獨特的自然環境,如清澈的山泉水和肥沃的土壤,為松花皮蛋的制作提供了豐富的原材料。”

皮蛋制作過程——山泉水清洗皮蛋
胡澤玉堅持使用當地優質的鴨蛋和原材料,結合保靖縣的自然環境,制作出了口感鮮美、營養豐富的松花皮蛋。這些松花皮蛋不僅深受當地居民的喜愛,還吸引了眾多外地游客前來品嘗。
非遺不遺,古韻新生
作為保靖松花皮蛋的代表性傳承人,胡澤玉深知傳統技藝的脆弱和保護的重要性。她積極參與非遺展示活動,向公眾和年輕一代普及松花皮蛋的文化價值和制作工藝。在她的努力下,保靖松花皮蛋制作技藝被列為湖南省非物質文化遺產,并得到了廣泛地傳承和發展。
除了傳承傳統技藝外,胡澤玉還關注行業創新與發展。她與專業研究機構合作,致力于松花皮蛋保質期的延長、營養成分的保留以及包裝設計的優化等研究。這些創新舉措不僅提高了松花皮蛋的品質和口感,還使松花皮蛋更加符合現代消費者的需求。
圖為松花皮蛋的包裝
胡澤玉表示,希望在有生之年,能夠見證保靖松花皮蛋不僅在中國,更在世界范圍內被更多人認可與喜愛。同時,她也寄望于年輕一代能夠繼承和發揚這一傳統技藝,讓保靖松花皮蛋的故事繼續流傳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