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7月3日至7月8日,皖江工學院青年新媒體中心組織10名志愿者前往安徽省黃山市徽州區石崗村開展為期5天的“紅脈傳香 豆腐古韻”暑期三下鄉活動,本次活動的目的是讓青年學生將自己所學到的專業知識和技能運用到實踐當中,能夠加強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能力,在實踐過程中感受書本上的歷史生動展現在自己的眼前。走進革命圣地小練,虔誠的學習革命文化,傳承紅色文脈,讓革命英雄精神歷經時代長河,亙古彌新。我校副校長孫良、實踐及社團工作科(團委)龔澎甦老師出席本次活動。
一、鑄就信仰之基,傳承紅色精神
7月4日實踐團隊來到小練革命展示館,了解黃山市第一個黨支部的建設歷程、小練慘案始末,以及劉柏林、寧春發等人的革命事跡,讓實踐團隊深刻領悟到革命的艱辛歷程,切實感受紅色精神力量,傳承和發揚紅色基因。隨后,沿著一階一階青石臺階向上,實踐團隊來到革命烈士紀念墓之前,通過掃墓、默哀、重溫入黨誓詞,以此來深切緬懷革命先烈,寄托無限哀思。
二、 定格歲月,百態溫暖
7月5日實踐團隊切實走進“空巢”中老年人的家里,祝福能量傳遞,用行動溫暖“空巢”獨居老人。實踐團隊為這些老人們拍攝日常生活照,將他們的情感與記憶都凝結在鏡頭中,為老人們點亮歲月流轉的軌跡,見證生活中的點點滴滴。當日晚上,為提高群眾“防詐反詐”的安全意識和對醫保基礎知識的了解,實踐團隊手拿海報進行宣傳,詢問群眾對詐騙類型的了解以及醫保使用的注意事項。實踐團隊以宣促防,筑起反詐防線,為保障人民群眾的財產安全以及落實醫保惠民政策積極做出貢獻。
三、憶一抹紅色崢嶸,延一份精神長流
7月6日實踐團隊來到巖寺新四軍軍部舊址紀念館。走進紀念館,陳設有序地陳列,老舊的物件,都在向實踐團隊展現一個個生動而感人的故事。看著那些年代老舊的照片、文件,讓實踐團真實感受到新四軍在壓力和困境面前所展現的堅韌和不屈。紀念館中生動展示了新四軍英勇抗戰的歲月,讓實踐團隊更加深刻理解了“艱苦奮斗,百折不撓”的精神。參觀新四軍軍部舊址紀念館,對于實踐團隊來說,是一次歷史的洗禮,更是心靈上的觸動,這次參觀,深刻領悟到革命的勝利來之不易,也啟示吾輩應當銘記歷史,珍惜現在,發揚革命優良傳統,為國家富強、民族振興、人民富裕的偉大事業而奮斗。
四、傳承非遺經典,看見時光匠心
7月7日實踐團隊來到了毛豆腐制作工廠。毛豆腐歷經了數百年的傳承,其香味飄散在徽州的大街小巷,已經成為一種深刻徽州記憶的文化符號。實踐團隊與當地毛豆腐非遺傳承人蔣光明先生取得了聯系,蔣光明先生帶領團隊觀看了毛豆腐制作過程:用優質黃豆,經篩選、浸泡、磨漿、過濾、壓制、切塊和發酵等工序,使毛豆腐這道經典徽菜更加極致。隨著非遺的新見識、新視野的展開,毛豆腐不僅在當地大放異彩,也可以通過快遞等新型傳播方式“飛入尋常百姓家”,使廣大人民的生活中不斷植入非遺文化“基因”,播撒文化自信種子。當古老的非遺文化與新時代交織,相信會釋放出更加絢麗的生命力,同時當代新青年也要積極響應非遺文化回歸民間沛然生長,融入生活歷久彌新的號召。
此次“紅脈傳香 豆腐古韻”暑期“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讓志愿者們深入感受徽州文脈,親身體會到紅色文化和非遺文化,也讓他們知道了革命先烈的艱苦奮斗,以及堅守非遺文化的重要性。在經過此次活動后,青年新媒體中心將會繼續秉持著多多實踐,服務社會的信念組織更多這樣的社會實踐活動,引領更多的學生積極參與社會活動,讓他們切身實地地感受服務和傳承的魅力,繼承紅色文脈,傳承非遺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