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農業大學工學院7月17日訊】(通訊員 竇成功) 安徽農業大學工學院暑期社會實踐團前往潛山痘姆鄉開展“勞以筑夢軍旅情,青年助力鄉村振興行”三下鄉活動,通過勞動實踐、軍旅體驗、尋訪校友、產業調研等方式,引領廣大青年學生向實踐學習、向基層學習、向人民學習,培養青年學生的社會責任感和實踐能力,引導學生在實踐中“受教育、長才干、作貢獻”。
一、走入村委大院,共謀鄉村振興
上午9點,實踐團帶著滿腔的熱情與責任感,走入痘姆鄉仙駕村的村委大院。在村支部書記孫愛華的熱情接待下,雙方圍繞鄉村振興的戰略藍圖與創新路徑展開了深入交流,孫書記如數家珍的介紹了有關當地農業生產、基礎設施、文化傳承等方面的情況,讓隊員們收獲頗豐。孫書記強調:“鄉村振興需要全社會共同的努力,特別是需要青年一代積極參與,希望大家學習專業知識,練就過硬本領,助力鄉村振興”。實踐團還邀請了孫書記填寫了“千村萬戶大調研”調查問卷。
二、走近抗戰老兵,傳承紅色基因
隨后,實踐團在村干部的帶領下,拜訪了94歲的抗戰老兵——章黃根,聆聽了他親身經歷的參戰故事,共同緬懷那段烽火連天的歲月,進一步堅定了“愛我國防、強國有我”的信念。
章爺爺是一位抗美援朝戰爭的親歷者,他向隊員們講述了那段艱苦卓絕的戰斗歷程。從硝煙彌漫的戰場到殺死兩個敵人的榮耀,從英勇無畏的沖鋒到擊潰敵人勝利后的凱旋,章爺爺用樸實無華的語言,將那段歷史生動地展現在大家面前。雖然他年事已高,但精神矍鑠,談起往昔的革命歲月依舊激動不已。章爺爺的孫子還為實踐團展示了爺爺以前穿軍裝唱軍歌的視頻,歌聲中充滿了對黨的忠誠和對祖國的熱愛。在聆聽后,實踐團成員們紛紛表示:“我們要銘記歷史,珍惜當下,要把愛國情,報國志自覺融入到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奮斗之中”。
三、走進野寨中學,踐行時代擔當
2023年8月31日,習近平總書記給安徽省潛山野寨中學新考取軍校的20名同學回信,對他們予以親切勉勵,并在回信中表示,希望他們鑄牢忠誠品格,刻苦學習訓練,錘煉過硬作風,努力成長為高素質專業化新型軍事人才,為國防和軍隊現代化貢獻力量。這一回信件引起了強烈反響,為深入了解野寨中學在國防教育的創新性特色做法,下午15時,實踐團連同安徽農業大學“筑夢軍旅”輔導員工作室成員,按照既定計劃來到了潛山野寨中學。
在野寨中學姚亞芳老師(原安徽農業大學工學院2013級碩士研究生)的帶領下,來到了校博物館,實踐團了解到野寨中學是全國唯一一所因陵建校、以校護陵的中學,該校始名為“景忠中學”,取“景仰忠烈”之意。此外,姚老師還向實踐團講述了學校如何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回信精神。一年來,野寨中學牢記殷殷囑托,堅持逐夢國防、強軍有我。今年高招,這所學校又有51名學生被軍校錄取,人數再創歷史新高。
通過此次走訪活動,實踐團成員更加堅定了為實現中國夢貢獻青春力量的信心和決心,也將以此次活動為契機,不斷加強自身學習和實踐鍛煉,努力成為有理想、敢擔當、能吃苦,肯奮斗的新時代好青年!
四、走訪當地村民,傾聽民意心聲
為深入了解農村發展現狀,助力鄉村振興,實踐團成員深入田間地頭、走入農戶家中,用腳步丈量鄉村的每一寸土地,用心靈感受村民的每一份期盼。每到一處,隊員們耐心傾聽村民的訴求與建議,并對村民進行問卷調研。李爺爺拉著隊員唐盛鵬的手,激動地說:“路修好了,水也通了,我們的日子越過越有盼頭啦”。通過走訪調研,實踐團深刻感受到在鄉村振興取得有優異成績的同時,也面臨一些挑戰,并表示將把收集到的調查問卷和建議帶回學校加以分析和總結,為當地鄉村振興事業提供一定的參考價值,激發鄉村內生動力,讓鄉村的明天更加美好!
今日事,今日畢,明日再接再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