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建筑彩繪又稱為古建筑彩畫,是我國古代木構建筑的傳統工藝,也是我國古代建筑的一大特色,具有悠久的歷史。它不僅有著裝飾建筑的作用,還蘊含了豐富的民俗文化。在我國地方彩繪中,肇源古建筑彩繪,作為黑龍江省第一批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其歷史淵源、圖案特點、工藝流程等都表現出了富有地域性的文化和藝術特征。
肇源古建筑的彩繪充滿了豐富多彩的圖案,其中常見的包括龍、鳳、獅子、麒麟、佛家八寶、鳳棲牡丹、二龍戲珠、暗八仙、草子花、安居樂業、博古、煙云、別子和切活等等。這些彩繪圖案遵循著嚴謹的規律,無論是圖案主題還是畫面內容,都體現著一定的講究。古建筑彩繪不受建筑結構的限制,藝人們可以靈活地發揮,繪畫的圖案能夠表達出熱烈奔放的風格。在中國的地方彩繪中,肇源古建筑的彩繪可以說是獨具突出的特色。
肇源古建筑彩繪的應用范圍很廣。從最初的官府、園林到廟宇等均廣泛應用過。2007年,肇源古建筑彩繪被列入黑龍江省第一批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近年來,省、市、縣有關部門也對該項目給予了一定支持。其中,肇源縣委宣傳部、肇源縣文體廣電和旅游局主辦的流光溢彩——肇源古建筑彩繪專題展,使這項非物質文化遺產再次提升了影響力。
雕梁畫棟,寄情非遺實踐團來到肇源博物館,親身感受古建筑彩繪獨特的魅力。據場館工作人員介紹:彩畫是中國古代建筑特有的裝飾形式之一。它的底層是用油灰做的地仗,用以保護木構件不被腐蝕、蟲蛀,其上再施以鮮艷奪目的彩繪,對建筑加以裝飾。黃琉璃瓦的屋頂,深紅色的墻面和柱子,潔白的基座,配以屋檐下亮麗的彩畫,色彩和諧,層次分明,使宮殿建筑更加富麗輝煌。探尋非遺彩繪文化,沿著先人的創作足跡,欣賞眾多豐富精美的藝術作品.
非遺包含著深厚的傳統智慧,體現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強大感召力。在參觀完博物館后,為了傳承并發揚肇源古建筑彩繪工藝,實踐團根據這幾天實地走訪調查所獲得的基本信息,開展了非遺知識普及宣講會。團隊成員特地制作了宣傳海報和精美的文創產品,使大眾更加了解非遺,擴大其影響力。
團隊推出了雕梁畫棟,寄情非遺公眾號和非遺拾光肇源古建筑彩繪小程序,在這里匯聚了肇源古建彩繪的豐富信息,展現了絢麗多彩的非遺技藝。這個平臺不僅集中展示了熠熠生輝的燦爛非遺技藝,而且以肇源古建筑彩繪為依托,進行了深入淺出的科普講解。它為普及和傳播肇源古建筑彩繪這一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知識搭建了橋梁,提升了文化自信的影響力。
通過本次實地參觀調研,雕梁畫棟,寄情非遺社會實踐團成員收獲頗豐,本次社會實踐效率高、收獲多、感觸深,成員們對古建筑彩繪都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學習到了很多不同于學校的知識,對非遺發展有了全新的認識。
時間摻雜著汗水,訴說流逝、繁華永在的韻味。每一件非遺作品都詮釋著傳承人的堅守、信念與熱愛。在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新征程上,作為新時代新青年更要接過傳承的重擔,讓非物質文化遺產綻放出更加迷人的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