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我國網絡暴力事件頻發,愈演愈烈,且造成了及其惡劣的社會影響。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高度重視網絡文明建設,把網絡文明作為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和網絡強國建設的重要內容,引領和推動網絡文明建設取得顯著成效。在推動網絡文明建設的過程中,主流社交媒體平臺發揮著中堅力量,同時也是網絡暴力行為治理的第一道防線。2023年12月1日,習近平總書記給武漢大學參加中國南北極科學考察隊師生代表的回信中提到,希望我校師生始終胸懷“國之大者”,為全面推進中國式現代化作出新的更大貢獻。“守護一片凈土”——武漢大學法學院主流社交媒體平臺防網暴模式調研實踐隊旨在學習踐行習近平總書記回信精神,通過實地調研與實證分析,為主流社交媒體平臺防網暴模式構建提出建議,以助力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和網絡強國建設。
2024年1月25日至2月3日,實踐隊展開了社會實踐活動。本次實踐以“學習踐行習近平總書記重要回信精神”為專題,圍繞“網絡暴力治理”這一專題,將實踐隊成員分為訪談組、問卷調研組、資料收集組、報告撰寫組和宣傳組五個小組有序開展實踐。此外,實踐隊成立了臨時團支部對整個實踐過程進行指導,以保證實踐過程有序、嚴格地進行。
實踐風采
1.模式調研。為深入調查主流社交媒體平臺的防網暴模式,實踐隊的資料收集小組以嗶哩嗶哩、微博、小紅書、抖音、百度貼吧、知乎六大主流社交媒體平臺為調研對象,收集各大平臺的防網暴指南,在親身實踐使用后形成了模式流程圖和調研報告。
2.用戶訪談。正式實踐調研前,實踐隊問卷調研小組在實踐隊指導老師的指導下撰寫了調研問卷,該問卷主要包括平臺用戶基本信息、用戶對網絡暴力的認識以及對平臺防網暴措施的使用意見等三個部分。寒假期間,實踐隊成員進行了問卷的發放與收集,并收集到了465份有效調研問卷,該問卷的主要調研對象是18-35歲之間的社交媒體平臺的主力用戶。問卷調研的結果顯示,高達84%的平臺用戶認為現在的網絡環境不太好,容易發生網絡暴力事件。
3.用戶訪談。在做好了前期的問卷調研與模式調研工作之后,實踐隊成員前往河南、湖北、江西、湖南等14省的28市對社交媒體平臺的用戶們進行實地訪談,傾聽他們在實地使用社交媒體平臺時遇到網絡暴力的情況和應對措施。不少社交媒體平臺的使用者們表示,現在使用社交媒體時不像最初接觸時那么信任,只敢看不敢亂發表,生怕惹到什么事。
實踐總結
在本次寒期實踐中,實踐隊員們通過發放調研問卷和實地訪談等方式,對網絡暴力治理和社交媒體平臺的主體責任有了更深的認識。而通過親身使用社交媒體平臺的防網暴措施,總結出了各主流社交媒體平臺防網暴模式的特點與優缺點,并在結合問卷調研和實踐訪談成果的基礎上,為社交媒體平臺防網暴模式的改進和完善提出了建議。
網絡暴力治理是建設文明網絡環境,提升網民社會信任度的重要舉措,而平臺主體責任不可小覷。未來,“守護一片凈土”實踐隊將繼續努力,為探尋公私合作治理的合理防網暴模式提出新的建議與見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