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5日至8月20日,文學院“隴育”鄉村假期教育調研團奔赴隴南市文縣,開展關于鄉村青少年兒童假期教育的調查實踐活動。
相比城市青少年,生活在鄉村的青少年兒童在假期時往往會面對學習資料不充足、學習活動場所受限等問題。因此我們團隊將視角放置于鄉村假期教育的現實,希望通過實踐增加對于社會鄉村教育的關注力度。
為了能夠呈現不同人群對假期教育的看法與建議,團隊重視實踐地點及訪談人物的選擇。不僅選取了文縣當地中小學作為調研地點,而且也考察了相關文化部門。在結合家長以及學生的相關看法后,我們還針對鄉村假期教育的特點選擇了當地支教老師進行訪談。希望通過對于不同視角、不同教育角色的被訪者觀點的比較分析,能夠對鄉村假期教育的現狀有客觀清晰的呈現。
在調查中我們發現,由于假期活動場所的封閉性、現有教育政策對農村校外學習資源建設的忽視以及農村地區暑期托管“落地難”等問題,鄉村假期教育仍然是以學生自我學習為主。除此之外,給我們留下深刻印象的是對于支教老師的采訪,她指出鄉村學校的教學與管理逐漸城市化,原來根植于本土的傳統和文化傳承逐漸消失。在鄉村 假期教育的現實背后其實反映著整個教育模式的一些困境。
我們希望通過此次實地的調研,能讓更多人認識到假期教育的重要性,呼吁更多的鄉村教育工作者在保證假期青少年學力的同時,將教育與鄉村文化振興相貫通,以文化的力量促進青少年的全面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