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動的溫熱暖風,炙熱的光影變幻,這個暑假,七元五次方程組實踐團伴隨熱烈的太陽一起照進了湖北恩施這片土地。
12天的時間里,實踐團推出9大板塊共計10節數學直播課,帶領群內的高中生破解疑難,奮力逆襲。課后實踐團安排集中答疑時間,采用圖片、文字或語音的方式,解答學員的課后作業、假期作業。
為了提高課程趣味性,實踐團結合當前社會熱點、充分聽取學生相關建議,推出7節錄播課,淄博燒烤、孔乙己脫不下的長衫、張雪峰效應等,開拓學生們的視角。另外4次群話題分享,從假期趣事聊到眼中理想的大學生活,讓緊張的高三多了一份溫馨與閑適。
同時為了更好地方便學生復習和回顧,實踐團隊利用“燕園學社”這一賬號,建立發展自己的媒體矩陣。分別在B站、抖音、快手三大視頻平臺同步更新每日課程;在知乎分享每日數學知識點匯總和梳理。最后利用微信公眾號、小紅書平臺定期進行總結交流
一場場直播課,一次次答疑,一篇篇分享,實踐團用屬于青年的力量,幫助恩施山區的高三學子優化的解題思路,提升自己的數學能力,查漏補缺為其高考助力。
02支教團直播課、錄播課課程海報 中南財經政法大學舒永芳提供
以青年之聲,傳遞夢想力量
“一個人的影子無法鋪滿大地,但有些聲音,可以傳得很遠。”實踐團以“燕園學社”為載體,用青年之聲鼓勵學弟學妹們勇于追求自己的夢想,堅持自己的道路,不要怕嘲笑,來自大山的孩子也可以成長為一座座高山,而非溪流。
實踐團設置專門的高中生生涯規劃課,幫助學生更好的認識自己、認識專業、認識職業、制定規劃。同時考慮到高考后的志愿填報,實踐團特意開展大學專業選擇課程,不僅包括詳細講解志愿填報過程、注意事項的錄播課,并在最后一課開展“學姐說專業”直播課,七位隊員從自身專業出發,向學生們介紹了包括法學、會計、金融和新聞等專業,解答大家關于專業的疑問,一起暢想未來。
生涯規劃課是一項從現實看向未來的課程,實踐團希望用這樣的課程,帶去關于志愿填報專業知識。更重要的是可以點亮每一位學生對于“未來”的暢想,勉勵他們勇敢追求心中所想。就像燕園宣傳片《星空日記》里面所說:“一百多年了,我們這些人都是被笑完之后才來到這里的,如果人只能活一次,那就讓夢想比現實更高一點吧。”
03專業選擇錄播課上課現場 中南財經政法大學舒永芳提供
以青年之手,共赴美好前程
12天課程結束后,實踐團綜合本次支教的聽課及互動情況,選取了五名表現優異的同學,針對他們開展學生家庭走訪工作,加強與學生的聯系。帶給他們定制的燕園學社周邊禮物、書籍,了解他們的實際情況與本次聽課感受,向他們提供力所能及的幫助,保持本次支教活動的余溫。
此外,本次支教的QQ交流群不會解散,方便在學生們開學后仍舊可以在群里提問,分享生活。
為了更大的擴大“燕園學社”品牌的影響力,讓更多的山區高中生可以在燕園學社中收益,實踐團不僅建立了燕園學社這一媒體矩陣,實時更新課程。同時結合以往四屆支教的經歷和經驗,以燕園學社志愿服務隊為原型紀錄片《螢火》完成了拍攝,并且結合教學經驗,實踐團發表論文《后疫情時代背景下“互聯網 +教育扶貧”模式探究》。
另外,在燕園學社的支教活動中,教與學互動。本次支教也為《高考歸來話數學》補充了新的題目和思想,在華中師范大學出版社的大力支持下,該書擬在2023年12月份上市。支教團與學員共同攜手,共懷赤子之心,奔赴美好的前程。
04實踐團走訪學生家庭 中南財經政法大學田腕君提供
實踐團支教的指導老師——張秋蕊老師說:“希望志愿隊通過‘燕園學社’這一平臺,匯總星星力量,讓更多大山里的孩子可以獲得優質的教育資源,助力高考,走出大山。同時激勵越來越多的學員將燕園學社精神發揚,傳遞這份愛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