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早日實現習近平總書記對新時代青年的殷切希望,響應黨的二十大號召,助力鄉村振興,關注留守兒童,發揮學科優勢,巢湖學院外國語學院赴廬江縣盛橋鎮泡泡趣味英語公益課堂(POP English)黨團員社會實踐服務團隊,分別于2023年6月2日、16日下午和2023年6月29日至30日,前往廬江縣盛橋鎮開展泡泡趣味英語公益課堂志愿服務活動和盛橋鎮神墩村和七里村留守兒童之家開展泡泡趣味英語公益家庭課堂,實地調研鄉村振興情況,慰問留守兒童家庭。
普及勞動教育知識,樹立正確價值觀 在首次泡泡趣味英語公益課堂上,志愿者們明確自身學科優勢,以中英雙語相結合的形式,向同學們介紹了勞動的起源、定義、意義價值、優秀勞動者的典型案例以及如何結合實際成為一名身體力行的勞動者。志愿者們精選播放了一些經典的勞動故事視頻,邀請同學們分享身邊發生的勞動小故事,同學們深感觸動,紛紛表示要學習勞動者的勞動精神,汲取榜樣力量,成為對社會有貢獻有奉獻有作為的好學生。

圖為志愿者在課堂中以中英結合方式科普勞動教育知識。 夏鴻亮 供圖
人類的發展離不開勞動,勞動教育對于孩子們來說,能夠幫助他們樹立正確的勞動態度,能夠促進他們德智體美勞均衡發展,在全面素質教育的背景下,勞動教育具備了一定的時代性,它能夠幫助社會打造更全面的綜合性人才。
“課堂進家”學習新形式 此次活動采取新的形式,通過志愿者們讓課堂走進家中,讓學習變的容易,更加直接的接觸留守兒童這個群體,感受他們的所思所想。不再僅僅通過直接的作業輔導盡可能提升他們的學習情況,同時通過提前準備的益智玩具游戲,給他們帶來陪伴,通過彼此之間的親密相處,讓他們切身的感受到關愛,感受到社會對于留守兒童這一群體的關注。志愿者們也是根據不同的年齡段帶去了不同的,適合他們的活動方式。通過用畫筆自制帆布袋,志愿者們感受到了他們不同于尋常孩子的內心世界,通過給適齡的初中孩子帶去食品安全試驗,在讓留守兒童們認識到了垃圾食品的危害的同時,我們也發現了她對于化學的興趣。志愿者們也在每次與留守兒童接觸的過程中更加深刻的感受到了志愿的魅力,志愿的意義。
“守護童心 筑夢成長”留守兒童心理健康現狀實地調研 同時,為了深入學習貫徹黨中央對農村留守兒童工作的重要要求,倡導“奉獻、友愛、互助、進步”的志愿精神,此次的社會實踐服務團隊也于6月29日下午6點前往盛橋鎮文化廣場開展“守護童心 筑夢成長”留守兒童心理健康現狀的實地調研。在發放調查問卷,邀請大家填寫調查問卷的同時,志愿者們發現,留守兒童在家中多被爺爺奶奶監護,志愿者們之后也與監護人們進行了真誠的交流,詢問他們對于照顧留守兒童生活和學習等方面的看法,并認真傾聽他們如何看待留守兒童這一問題的真實想法。一些志愿者也與遇到的留守兒童進行了簡單的溝通,并對他們進行了適當的安慰與鼓勵,讓他們感受到社會的關心和愛護。這也讓我相信,“沒有調查,就沒有發言權”,只有自己親身經歷過才會體驗到書本上沒有的知識與感受。
至此,本次的暑期三下鄉活動圓滿結束。孩子是祖國的花朵,然而在走訪村落的過程中,很容易注意到的是留守兒童家庭的孩子心理是比較敏感,因而當今社會更應該號召更多的人加入關愛留守兒童志愿者的隊伍中來,力所能及去的幫助當地的留守兒童,豐富他們的日常生活并盡可能的向他們傳授有用的學習經驗以及生活經驗,讓他們感受到關愛。同時,作為新時代大學生,不僅要好好學習掌握學校學習的本專業的知識,而且還要多參加社會實踐,在實踐中運用知識、更好的掌握知識;在實踐中了解社會發展,才能鍛煉自己、發展自己,使自己將來能更好地投身于社會、服務于社會。只有到實踐中去、到基層中去把個人的命運同社會、同國家的命運聯系起來,才是大學生成長成才的正確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