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亚洲国产一区二区三区,亚洲激情国产,亚洲蜜桃视频,91高清视频在线观看

多彩大學生網,大學生三下鄉投稿平臺
 

走訪許家朋烈士紀念碑園:無名功勛 萬古長青

發布時間:2023-08-20 關注: 一鍵復制網址
走訪許家朋烈士紀念碑園:無名功勛 萬古長青
       在安徽省宣城市績溪縣的東北隅,長眠著一位可能不太為多數人熟知的英烈。
       他曾向團支部遞交決心書,“在一旦需要我的情況下,就像黃繼光同志那樣,為了朝鮮人民和祖國人民而犧牲自己”,后來他真的用生命詮釋了這句承諾。他叫許家朋,一位被稱為黃繼光式的戰斗英雄。
       1931年出生于安徽省宣城市績溪縣家朋鄉磡頭村,19歲參軍,次年加入中國人民志愿軍赴朝作戰,1953年7月6日夜在反擊石硯洞北山戰斗中為保證攻擊部隊能夠迅速占領主峰以血肉之軀緊抵敵人槍口以致英勇犧牲。許家朋將短暫的一生都獻給了革命。在其犧牲后,他得立特等功,獲一級戰斗稱號,并獲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英雄稱號、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一級國旗勛章、金星獎章。
       為傳承革命精神,緬懷革命先烈,1957年經安徽省人民政府批準,許家朋的家鄉“磡頭鄉”正式更名為“家朋鄉”,并修建起許家朋烈士紀念碑園。陵園位于安徽省宣城市績溪縣家朋鄉磡頭村(后更名為家朋村)的社屋山,為省級重點烈士紀念建筑物保護單位、省國防教育基地、市愛國主義教育基地,由許家朋烈士紀念碑、紀念廣場、紀念館和其他烈士墓集中遷移墓區組成。
       紀念碑位于陵園的東南側,高14米,長方體,全用花崗石砌成,正面鐫刻著“英雄許家朋永垂不朽”九個大字,字徑0.66米,書體渾厚凝重。背面則刻有許家朋的主要英雄事跡。碑座周圍開辟了250平方米的廣場,廣場南端豎有許家朋烈士生平簡介石碑。山腳至廣場,寬2.1米的200級花崗巖石臺階鋪設而上,精確的數據分別代表著許家朋犧牲時年僅21歲和他生前所在的200師團。
       石階兩旁分布著其他烈士集中遷移的墓區,當地青年志愿者介紹稱:“在2012年的時候,根據績溪縣民政局的要求,在家朋鄉完成了集中墓區的建設。當時遷來了53座烈士墓碑,在后面的幾年里又陸陸續續遷來了55座(墓碑)。2022年,也就是許家朋烈士紀念碑園更名為績溪烈士陵園的這一年,又遷來了24座(墓碑)。所以現在一共有133位烈士長眠于此。”
       與石階相對而望的是許家朋烈士陵園陳列館,志愿者為前來瞻仰的游客解說許家朋和更多烈士的英雄事跡,并為他們播放許家朋的相關影像資料。此外,陳列館內的玻璃展柜中還展示著中國人民志愿軍軍服、許家朋生前所在部隊使用過的沖鋒號和編輯的書籍等物,壁掛的展板上也記錄了在許家朋犧牲后其弟弟許家山等人前往朝鮮悼念的圖文等。
       據了解,績溪烈士陵園通常在清明節、烈士紀念日與建黨節三個時段前來祭奠的人較多,一般出于政府或企業組織的祭掃活動、黨建活動等等。大多數時候,績溪烈士陵園現今長眠的133位烈士其實仍鮮為人知,有的墓碑上甚至只刻有“無名烈士”的字樣。
       2022年3月,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中央軍委辦公廳曾印發《關于加強新時代烈士褒揚工作的意見》以推動新時代烈士褒揚工作創新發展,在《意見》中明確指出要大力弘揚英烈事跡與精神,繼承革命傳統,傳承紅色基因。因此,即使長眠于績溪烈士陵園的這133位英烈未能將自己的姓名在史書中書寫得過于濃墨重彩,但他們的革命精神將與陵園所處的山丘一同萬古長青。
       在中央的指示和當地政府的努力下,未來或許會有更多的訪客踏入績溪烈士陵園,這都將是走近無名英雄的生平事跡,瞻仰無名功勛的新歷程。
 
作者:王夢晨 來源:安徽大學新聞傳播學院
  • 以竹之語,承文明之長風
  • 文章簡介介紹了南通大學外國語學院“竹影泥痕,古韻傳世”非遺傳承實踐小隊的實踐調研活動。他們前往無錫市惠山古鎮景區內的“雙契軒”
  • 08-20
  • 行走溧陽山水間 青春向黨展芳華
  • 行走溧陽山水間 青春向黨展芳華
  • 常州工學院馬克思主義學院青年教師們帶領“常小燕”大學生理論宣講團的團隊成員前往溧陽市開展了“弘揚鐵軍精神 造就時代新人”為主題
  • 08-20
  • 跟隨民間藝人,走入民間藝人采風
  • 感受熱情篝火歌舞,體驗特色花瑤文化
  • 走訪許家朋烈士紀念碑園:無名功勛 萬古長青
投稿流程投稿須知常見問題積分充值
主站蜘蛛池模板: 原阳县| 陵川县| 吉首市| 怀仁县| 喀喇沁旗| 威海市| 光山县| 田林县| 光泽县| 佳木斯市| 阿城市| 永川市| 确山县| 集安市| 化隆| 金川县| 张家港市| 山丹县| 金坛市| 渝中区| 睢宁县| 荣成市| 烟台市| 芒康县| 阿拉尔市| 集安市| 洪洞县| 石楼县| 南开区| 武清区| 嘉峪关市| 宽甸| 轮台县| 太保市| 普安县| 泸溪县| 宽城| 邵东县| 富阳市| 金阳县| 阿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