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8日至9日,常州工學院馬克思主義學院青年教師們帶領“常小燕”大學生理論宣講團的團隊成員前往全國文明城市、全國綠色發展百強市、全國第四批“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實踐創新基地、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范市——溧陽市開展了“弘揚鐵軍精神 造就時代新人”為主題的“行走的思政課”暑期實踐活動。我有幸作為其中的一份子,去實地尋訪溧陽的紅色足跡,感受溧陽的生態風光。
7月8日早晨,我坐上了前往溧陽的大巴車,雖然下著雨,但是絲毫不影響我對這次活動的期待。首先,我們來到了位于溧陽市竹簀鎮的新四軍江南指揮部紀念館。在紀念館門口,老師為我們介紹了紀念館形狀“N4A”的意義,并以新四軍軍長陳毅的一首詩為我們介紹了當年新四軍戰斗的場景。剛剛走入紀念館的大門就看到一個英雄群雕,展現出新四軍戰士們沖鋒陷陣,英勇戰斗的昂揚姿態,旁邊有一只緊握的拳頭,仿佛表示著戰士們必勝的決心,背后是一面飄揚著的鮮艷的黨旗,我的內心仿佛也被這一抹紅色點燃。隨后,我們在紀念館前的廣場上,唱響了《我和我的祖國》,表達了我們青年大學生對祖國的拳拳熱愛之心。新四軍在堅持反抗侵略,抵御外辱的抗日民族戰爭中,因紀律嚴明、勇猛善戰,被稱為“鐵軍”。因此在抗戰中鑄就的革命精神被稱之為“鐵軍精神”。歷史因銘記而永恒,無數革命先烈用鮮血染紅了我們的旗幟,我們應該讓紅色基因代代相傳,也讓其成為鼓勵我們不斷攻堅克難,奮力前行的強大動力。作為新時代大學生,我們更要弘揚鐵軍精神,堅定理想信念,忠于黨的領導,熱愛偉大祖國。如今我們雖已遠離戰爭年代,但仍需學習“鐵軍精神”,將“信念堅定如鐵,意志堅韌如鐵,團結堅固如鐵,作風堅實如鐵,本領堅硬如鐵”的鐵軍精神內涵與自身成長相結合,以實際行動將紅色基因融入青春血脈,走好屬于新時代新青年的長征路,為新時代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貢獻青春力量!
7月8日下午,我們前往了塘馬烈士陵園,老師展開了現場教學,為我們講述了塘馬戰斗的經過。我了解到那段新四軍戰士與日軍浴血奮戰的歷史,面對數量幾乎是我軍8倍的突襲日軍,新四軍戰士們從未有過半分退縮,始終咬牙拼死堅守,與敵人殊死搏斗,以犧牲新四軍270多人的代價,換來了1000多人的突圍,保存下來一批領導蘇南地區的黨政軍抗戰骨干力量,粉碎了敵人一舉消滅我蘇南黨政軍領導機關的陰謀,為我軍繼續堅持和發展蘇南抗日斗爭奠定了基礎。戰后,他們繼續堅持蘇南抗戰,不僅使當時蘇南抗戰局面得以保持,還使抗戰局面得到巨大發展。臨走之前,我們向烈士陵園的先烈們三鞠躬,以表緬懷敬重之情。人民英雄永垂不朽,感謝老一輩革命家的付出與奉獻,我們才得以有今天的幸福安康的生活,這份和平來之不易,我們應心懷感恩之情,好好珍惜,肩負起時代的重任,在新時代立志做有理想,敢擔當,能吃苦,肯奮斗的新時代好青年,用實際行動響應黨的號召,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而不懈奮斗。
7月9日上午我們前往了南山竹海進行學習考察。帶隊老師為我們講述了溧陽市南山竹海“農業+旅游”的鄉村振興新思路,并結合了黨的二十大精神講解了溧陽市是如何落實,如何進一步全面推進鄉村振興的行動指南。看到這幅美麗的山水秀麗風光圖,穿梭在萬畝竹林中,我更加深刻地感受到了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生態理念。我們每個人都應該做生態環境的保護者、建設者,在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的指引下,我們攜手同心,不懈奮斗,一定能匯聚起更加磅礴的偉力。
兩天一夜的溧陽之行讓我收獲頗豐,經此一行,我對二十大精神有了更加具象化的概念。今后我會不斷地自我磨練,提升自己,通過宣講將二十大精神更好地傳遞到更多的人心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