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8日早上8點,“藝繪鄉村助力振興”志愿服務團隊前往灌陽縣三樹村,在駐村第一書記周劍凱的帶領下,團隊成員考察了三樹村的村容村貌,對墻繪地點和墻繪內容進行考察論證。實踐團隊成員們在走訪調研的路上,收集了村干部對于房屋改造和墻面繪畫的建議。為了更好地呈現墻繪效果,實踐團隊成員們與當地村干部進行了更深層次的探討與交流,充分了解了三樹村的人文風貌。
通過交流,實踐團隊成員們收集素材,積累靈感,實地勘測了墻壁尺寸,確定了墻繪圖案和商議了墻繪細節,最后決定把墻繪作為支持農村精神文明創建工作的一項行之有效的載體,把改善美化農村街景結合起來,與當地的村風村貌有效融合,描繪成和諧、文明、人文、藝術的農村風景線,同時把實施農村振興戰略內容融入到美化新時代鄉村建設中去,并通過藝術墻繪的形式呈現給村民,從而達到用藝術賦能鄉村振興,推動新時代鄉村文明建設的目的。
商議結束后,實踐團隊成員們開始了前期的墻繪籌備,實踐團隊在墻繪準備階段過程中因地制宜,精益求精地設計墻繪草圖。面對墻皮掉落、墻面凹凸不平、上方墻面掉色等等問題,志愿團隊集思廣益、大膽創新,對墻繪設計方案進行修正,清理墻邊雜草,對斑駁墻面進行復原,為之后打底稿等工作做好充足準備。同時,實踐團隊成員們選擇了不容易脫落的丙烯顏料,與調配劑進行充分混合,根據圖案進行顏色的選擇與調配,方便之后上色工作的有序開展。
正值大暑高溫天氣,驕陽似火的盛夏,知了聲聲清脆,實踐團隊負責人將成員們分為測量組、線稿組和上色組。測量組成員負責確定設計圖中每一個元素的位置、大小;線稿組成員負責進行細節調整、勾勒輪廓,完成墻繪的雛形;上色組成員負責確定圖案顏色及墻面上色,必要時還需要進行調色。三組成員腳踩凳子、手拿直尺,以畫筆為工具,以顏料為載體,從起型到勾線,從修改到調整,在這個過程中,實踐團隊成員們對每個部位進行仔細檢查,力求精細規整、毫厘不差。昂揚的熱情也使墻繪的效率大大提高。實踐過程中,實踐團隊成員們不畏烈日,熱情高漲,有條不紊地開展各項工作。起形、填色、描邊,協調配合,各顯所長,手托調色盤,一勾一點、一筆一畫,以墻為畫卷,認真細琢,使原本破舊的墻面“穿”上了“新衣”。
繪制過程中,有各種各樣的磨煉與挑戰,但實踐團隊成員們的熱情足以戰勝一切困難。實踐團隊繪制墻繪的場景成為了三樹村一道靚麗的風景線,吸引了眾多村民前來觀看,紛紛駐足欣賞。實踐團隊經常會與村民進行友好互動,聽取群眾意見,闡釋畫面含義,贏得了三樹村村民的一致好評,他們都為實踐團隊豎起了大拇指,對成員們的辛苦付出表示感謝。村民黃奶奶說道:“非常高興有你們前來三樹村進行墻繪創作,希望你們能夠用你們的妙筆為我們的鄉村帶來新的色彩和希望”。當創作完成后,團隊成員付杰發出了感嘆:“通過參與這次三下鄉活動,親身感受到了鄉村振興的重要性。我們將用我們手中的畫筆,創繪出新時代鄉村振興的美好景象,為實現鄉村振興貢獻自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