燭光三下鄉 課程總結2
科技賦能自然之走進“數字林業”
“數字林業”是福建農林大學特色專業之一,其主要通過數字化手段來促進森林可持續性經營。為讓孩子們了解到科技創新不止在日常生活中發揮重要作用,其對大自然的影響也是意義重大,我帶著孩子們學習“走進數字林業”課程。走進“數字林業”,就要從了解“數字林業”的含義開始。首先,我對“數字林業”相關內涵進行講解,并進行趣味問答,孩子們積極發言,課堂氛圍濃厚。接著我帶著孩子們了解“數字林業”的專業課之一的“遙感技術”,并深入學習遙感技術的發展與其在林業生產方面的應用。為加強孩子們對遙感技術的理解,我設置了動手實踐環節,帶著孩子一起制作“方塊衛星”,讓孩子們在動手實踐的同時加深對知識的吸收。以一個專業的視角跳躍到科技創新在多個領域的發展,我們不得不感慨時代變化之快、科技創新之強。希望通過此次課程,孩子們能對創新有更深刻的理解,也希望孩子們能努力學習,用自己的力量保護大自然,就像科研工作者通過科技創新賦能大自然一樣,為美麗中國貢獻出力。
從植物標本中獲取自然靈感
福建省全國森林覆蓋率最高的省份之一,福建省的森林產業成為了福建省的支柱產業。作為林學院的一名學生,我們對我國的生態文明建設有了一定的認識,建設生態文明,應該從保護森林,建設適合生態發展平衡的森林環境。標本制作這門課程,融合了農林類院校的特色課程與對于小朋友們的手工課程的設計,通過手工制作的形式,讓小朋友們對大自然的花草樹木有所了解,認識自己家鄉的常見樹木和花朵。在制作植物標本時,同時向小朋友們普及有關植物的知識,告訴他們要想營造一個綠色生態家園,就應該學會保護森林,愛護花草樹木,樹木是有生命的。植物標本不僅是一個手工作品,也是一種唯美的藝術,它是時間的凝固,生命的永恒。每一朵花兒,也都是獨一無二的,都有屬于自己的故事,都凝聚了生命的奇跡,也展現著自然的智慧。在制作植物標本的過程中,也鍛煉了小朋友們的動手能力,也是他們需要掌握的技能之一。
作者:張瑋瑋 魏至駿 來源:多彩大學生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