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夯實智農基礎,助力鄉村振興”青島農業大學農學院赴臨沂平邑“三下鄉”
記者采訪 現場記錄 查閱資料———打通鄉村振興“最后一公里”
文|王敏 劉佳汝 圖|劉傳鵬
為深入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加快建設農業強國,全面推進鄉村振興,6月30日,青島農業大學農學院“夯實智農基礎,助力鄉村振興”社會實踐團在學院黨委副書記孫占偉的帶領下奔赴臨沂市平邑縣,開展為期六天的金銀花產業調研社會實踐活動。
6月30日,實踐團的十位成員來到平邑縣方圓藥業有限公司,并與副縣長張恩盈、農業技術推廣中心科長劉楠楠、公司總經理張桂成、辦公室主任汪慧鋮、農學院黨委副書記孫占偉一同開展了金銀花專題培訓會,對平邑縣當地的金銀花產業有了大致的了解。實踐團成員認真分析了會議中的主要內容,認識到人才是振興鄉村的珍貴資源,亟需培養具有創新能力、符合產業要求的復合型、創新型人才,“引雁歸巢”吸引高質量人才投身于鄉村建設。此外,張桂成就金銀花的生長習性、采摘時間及加工方法進行了詳細介紹,并指出當前行業發展面臨的幾大問題。其中,金銀花的采摘方式仍為傳統人力采摘,并未突破機器采摘難題,這已成為產業中投入占比較大的部分。通過此次座談會,實踐團成員們對當地金銀花產業有了初步認識,為后期深入實踐打下基礎。
7月1日,在孫占偉和汪慧鋮的陪同下實踐團全體成員前往山東中平藥業有限公司金銀花博物館,公司經理林帥詳細介紹了平邑縣種植金銀花的歷史,并帶領大家參觀了公司已投入市場的面膜、牙膏等日化產品。隨后,實踐團成員們前往位于鳳凰鎮的國家級中藥材區域性良種繁育基地,基地負責人張傳紅帶領實踐團成員逐一介紹了繁育基地中的中藥品種,耐心回答各位成員提出的相關問題。實踐團成員們根據資料儲備、觀察生長現象,對田間地頭的金銀花生長狀況有了直觀認識。張傳紅強調,由于金銀花植株長勢不同,芽、葉、花分布高低錯雜,目前尚未研發出能準確識別金銀花并進行采摘的機器。綜合考慮,基地管理人員還是選用了人工采摘的方式 ,這也意味著短時間內金銀花產業仍將持續存在人工成本投入較高的問題。
7月2日,實踐團前往九間棚萬壽田園迎春坡生態種植流峪示范基地,基地徐裴業主任為成員們答疑解惑。成員們獲取了許多關于金銀花種植的信息資料,并親身體驗人工采摘金銀花。采摘過程中,成員們為提高效率多采用蜷蹲或俯身姿勢,時間一長便紛紛出現腰酸、腿麻等情況。且當天37℃高溫,不少隊員汗如雨下、衣襟盡透,在勞作中切實感受到了金銀花采摘的不易。這也更加堅定了實踐團成員們發揮專業所學,理論聯系實際,將機械化技術應用到采摘方面,通過智慧農業解決采摘難問題的決心。
7月3日,實踐團前往鄭城鎮四合村,在四合村村支部書記、省人大代表燕如成的帶領下走村入戶,并開展問卷調查。調查過程中,我們發現該村現常住村民多為中老年人,側面反映出青壯年勞動力流失嚴重的現象。隨后實踐團全體成員同鄭城鎮農技站站長魯玉成召開座談會,面對面交流。通過談話,成員們了解到金銀花采摘不及時,不僅會造成金銀花品質下降、藥用價值降低,進而導致收益減少,還可能造成部分金銀花留田,產生資源浪費。目前金銀花的主要種植品種之一為四季花,該花出茬率高,每年需多次采摘,較其它品種需投入更多勞動力,故采摘成本高。
通過今天的走訪調研,實踐團成員們認識到采摘已成為金銀花產業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運用智慧農業相關技術推動采摘過程機械化、降低對勞動力的需求,達到減少成本的目的,已成為金銀花產業發展的主要方向之一。
7月4日,實踐團全體成員前往平邑方圓藥業有限公司,并參觀其粗加工生產車間。成員們拍照記錄,同工作人員談話交流,接過工具主動與工作人員一同篩選金銀花。隨后,實踐團全體成員前往山東晟銀藥業有限公司展館,通過公司經理劉浩的介紹及成員們對展品的觀察,成員們了解到該公司中藥智慧煎制及金銀花的相關加工已初步成型,當下的煎藥技術尚已完備。尤其是互聯網+智慧中藥一體化服務平臺,為有需求的人群提供了極大便利。實踐團成員們又來到沂蒙道地藥材流峪市場,與正在進行金銀花交易的農戶交流,了解不同品質金銀花的價格差異。
7月5日,實踐團全體成員圍繞金銀花采摘問題舉行會議,該會議由實踐團團長劉佳汝主持。全體成員認真分析了采摘金銀花過程中存在的短板,并提出解決相關問題的設想。成員們整合手頭資料,積極探討,就金銀花采摘問題進一步進行補充。
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實踐團成員們通過深入田間實踐、走訪調查和采訪記錄等方式深入了解平邑縣情縣貌。我們發現平邑縣主動立足資源優勢,圍繞金銀花加工,優化產業結構,積極探求發展方向,朝著打造金銀花全產業鏈的方向不斷邁進。
值得注意的是,金銀花的機械采摘仍為一大難題,目前尚未制造出合格的采摘機器,這困擾著平邑當地乃至全國金銀花產業的發展,同時也提醒實踐團成員們立足智慧農業專業所學,發揮豐富知識才干,把機械化采摘運用金銀花生產行業,將理論付諸實踐,制作出一個高效的解決方案。
為期六天的社會實踐使成員們受益匪淺,大家意識到只有深入田間地頭,才能了解我國鄉村面貌的真實情況,找出農業農村發展存在的具體問題,從而更好的投身于助農實踐中,奔赴鄉村振興一線,助力產業振興。成員們紛紛表示將會以更飽滿的熱情、更主動的姿態、更求實的態度投身于鄉村振興,強農興農、為三農事業的發展貢獻智農學子的力量,助力農業農村現代化。
至此,“夯實智農基礎,助力鄉村振興”赴臨沂平邑實踐團的“三下鄉”實踐活動結束。
通訊員:劉佳汝 王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