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更切實的了解家風家訓對社會和家庭的影響,深入理解家風家訓的內涵,四一五調查小分隊在2023年2月份開展了有關家風家訓的社會實踐活動,該活動分為三個部分,分別為2月1日制定調查問卷,2月2日采訪老人關于家風家訓的相關問題,2月3日拜訪名人的故居。
2月2日,團隊成員以線上線下結合的方式分發問卷,調查了包括大學生,社會青年及老年人等人員對于家風家訓的看法及影響,并對其結果進行了總結。成員們發現很多人認為家風家訓在家庭和社會中很重要,但隨著時代的不斷發展,人工智能的興起,傳統的家風家訓變得不再那么清晰,不利于良好的社會風氣的形成,希望人們都能夠繼續重視家風家訓的傳承,弘揚中華傳統美德。2月2日成員們對安徽宿州進行走訪,采訪老人對于家風家訓的理解,在這個過程中團隊成員詢問了在老一輩人的認知里家風家訓的內涵,并了解到他們家庭中的一些家風家訓,涉及到為人處事、工作學習、節儉勤勞等方面。成員們體會到,在老一輩的觀念里,人們重視家風家訓的傳承,把家風家訓看成是一個家庭的精髓與精神支柱。2月3日,成員們拜訪了宋慶齡,巴金等名人的故居,深刻體會到了他們生活的簡樸和純真,也看到了陳列在墻上的家風家訓,認識到他們對美好生活和美好社會的追求,他們時刻注意自己的言行舉止,有良好的家風,并切實踐行家訓,不斷涵養自己的精神品質,這也是他們能夠成為名人的關鍵原因之一。
“天下之本在國,國之本在家”,一個家庭的良好風氣,離不開家風家訓的傳承,它是祖祖輩輩持之以恒總結經驗的結果。家是最小國,國是千萬家,要建設好小國,就必須建設好小家,良好的家風家訓是我國一直弘揚與追求的,這個快速發展的時代更離不開家風家訓的傳承,這不僅可以讓人們在快節奏中慢下來生活,還可以加強人們與社會和他人的聯系。同時,在新時代,家風家訓也應該被賦予新的意義與內涵,對傳統的家風家訓進行創新,從而適應社會,適應發展,與時俱進。
這次活動之后,團隊內的成員都收獲頗多,大家見證了傳統家風家訓的獨特魅力,體會到了中華傳統美德的崇高地位,并決定繼續踐行對家風家訓的傳承與創新,呼吁更多家庭建設自己的家風家訓,將中華傳統美德發揚光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