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平邑發展,奉獻青春力量
七月盛夏,陽光透過云層灑向大地,湛藍的天空中驕陽懸掛,燦爛如火,也似青春一般。在國家步入快速發展之際,我們當代青年大學生肩負著建設國家、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社會的重大使命。學生積極投身社會實踐、接受實踐的檢驗是黨和國家對當代青年大學生提出的一個重要課題,通過參加社會實踐不斷提高大學生的社會實踐能力,將理論知識與社會實踐相結合,不斷提高當代大學生的綜合素質,使之成為國家的棟梁之才。
這個暑期,我同山東理工大學“邑”路前行實踐團前往山東省臨沂市平邑縣開展“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利用專業知識所學積極開展鄉村實踐和調研活動,探索平邑縣特色農產品助力鄉村振興發展之路。
走入平邑,探索發展
跟隨實踐團的腳步,我們前往了山東省平邑縣,調查采訪統計局、京東云倉、奇偉和蒙水罐頭企業,了解平邑縣電商倉配一體化發展模式,探索特色產業帶動鄉村振興發展格局。通過學習,我走進社會,感受發展,對平邑縣的發展模式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也對鄉村振興有了更多的感悟。我同實踐團其他成員一起,結合所學知識,積極為當地的發展獻言建策。
青春的光陰留給我們更多的是奮進的號角與激昂的樂譜,也許每天拖著疲憊不堪的身子回來,也許每天都要為了完成當天的任務而焦頭爛額,也許每天都要為了明日的采訪做著準備,但我們是快樂的,因為我們收獲頗多。雖然天氣炎熱,但大家聚在一起開會整理材料,一起討論收獲,一起吃飯說笑,那種團隊的歸屬感與凝聚力,使我忘卻了辛苦。在實踐過程中,我與實踐團成員相互照顧,共同進步,溝通交流能力和團隊協作力都得到了很好的鍛煉。
學習黨史,深入基層
此次實踐,我們參觀了九間棚黨性教育基地,了解九間棚發展歷史。九間棚村四面懸崖,山高澗陡,自然環境十分惡劣,是出了名的“干山頂”、“窮困村”,改革開放后,九間棚人在黨員干部的帶領下,頑強拼搏、艱苦創業,在貧瘠的山頂上架電、修路、引水,發展金銀花和旅游產業,將九間棚村建成全國聞名的“沂蒙明珠”,讓這個小村有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村黨支部連續被中央、省、市、縣評為“先進黨支部”、“兩個文明建設先進集體”、“省級農業先進集體”等稱號。黨支部書記劉嘉坤受到鄧小平、江澤民、李鵬的接見,并被授予“省級優秀共產黨員”和“全國勞動模范”的稱號,當選全國黨代表和人大代表。
我們對九間棚人的團結奮斗、頑強拼搏、堅忍不拔、艱苦創業精神深感敬佩,被九間棚黨員的先鋒作用所震撼,也被黨群同心,齊心協力開辟發展的勢頭所感動。
在本次的社會實踐中我們還同諸多群眾談心交流,思想碰撞出了新的火花。從中學到了很多書本上學不到的東西,汲取了豐富的營養,理解了“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的真正涵義,認識到只有到實踐中去、到基層去,把個人的命運同社會、同國家的命運的發展聯系起來,才是大學生成長成才的正確之路。
凝聚青春,筑夢振興
通過此次實踐活動,我深刻認識到,作為新時代青年,我們應該增長才干,在鄉村振興中奉獻力量,體現青年責任與擔當。
社會實踐是引導我們走出校門、步入社會、并投身社會的良好形式,我們要抓住培養鍛煉才干的好機會,提升我們的修身,樹立服務社會的思想與意識。同時,我們要樹立遠大的理想,明確自己的目標,為祖國的發展貢獻一份自己的力量。
時間:2022-09-13 作者:邑路前行實踐團 來源:山東理工大學“邑”路前行實踐團 關注: